10月10日中午,信阳市淮滨县谷堆乡刘楼村72岁的脱贫户任富喜老人拧开水龙头准备做午饭,自来水哗哗流下。“以前饮用水全靠自备手压井,费力不说,遇上天旱,就压不出水,现如今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干净卫生,方便得很,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
任富喜老人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受益者。农村饮水安全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信阳市聚焦饮水保障和饮水安全,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巩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打通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让农村群众吃上干净、安全、放心的饮用水,享受与城市居民“同质、同服务”的供水待遇。
信阳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雨介绍,为巩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2022年度计划全市农村供水维修养护工程395处,总投资2072万元,受益人口116万人。在农村供水“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活动中,全市共排查问题37个,截至目前全部整改完成。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信阳市水利局先后印发了《信阳市农村供水监管责任人电话抽查情况工作整改方案》和《信阳市农村供水保障问题问责追责机制》,成立4个技术服务调研组,持续对各县区巩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进行专题调研、技术服务,不间断对各县区农村供水问题进行日常监测,确保农村供水问题动态清零。与此同时,细化农村供水应急预案、一村一策、一厂一策,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供水事件时,能够及时响应,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南阳市通过创新方式,不但巩固了水利扶贫成果,也建立了长效机制。
8月底,淅川县盛湾镇泰山村管水员陈盛朝领到了300元补贴。脱贫前,陈盛朝是村里贫困户。为了让和他一样的脱贫户有一份收入,淅川县水利局借力脱贫攻坚公益性岗位开发,明确各项目村利用公益性岗位吸纳有相应工作能力的困难劳动力为管水员,安排400余个和陈盛朝一样的脱贫劳动力为管水员,每人每月补贴300元,既增加了脱贫人口收入,又加强了日常管理。
无独有偶。2021年,方城县水利局会同县人社、财政、乡村振兴部门按照“确有必要、按需配备、人事相宜”的原则,统筹利用现有公益性岗位1335个,每个行政村设置2—5名管水员公益性岗位,组成村农民用水护水小组,实行“公益性岗位补贴+奖金”模式对管水员队伍进行规范化管理,每个公益岗每月300元工资,年底拿出水费收入的20%根据考核情况发放奖金。
因地制宜,秦巴山区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的脱贫县内乡县,通过创新光伏发电补贴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让老百姓更好地吃上了放心水,巩固了水利扶贫成果。内乡县水利局局长马书朝算了一笔账:全县12个乡镇194处“供水工程光伏电站”2019年年底竣工并网发电后,“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每年发电222万千瓦时,可为水厂及单村供水站节省电费支出25%左右,使其能够有资金用于提升供水质量和系统维护上。“自供水工程光伏电站运营以来,内乡县有效减少了农村群众用水支出,补充了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受到了全县群众的一致好评。”马书朝说。
巩固水利扶贫成果,防止因灾返贫,我省水利系统积极行动。去年7月,我省发生的洪涝灾害,造成部分农村供水工程不同程度损毁,给农村居民造成临时性饮水困难,灾区群众的正常用水受到影响。为防止因灾返贫致贫,确保群众基本生活用水需求,河南省水利厅迅速印发《河南省农村供水工程灾后修复暨防止因灾返贫致贫工作方案》,组织各受灾县,迅速排查农村供水工程水毁情况,建立台账,迅速开展抢修,通过送水、设置临时集中供水点,全力做好农村应急供水保障工作。2021年10月底全部完成应急抢修工作,保障了受灾居民生活用水需要。
“十四五”我省怎么干?省水利厅农村水利水电处处长霍继伟介绍,“十四五”期间,我省以巩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为主线,以农村供水规模化、市场化、水源地表化、城乡一体化为引领,狠抓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钱从哪里来?中央和省级水利投资继续倾斜支持脱贫地区,对脱贫县的水利项目和资金做到优先安排、优先落实。我省也将相关水利项目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积极争取加大地方政府债券、土地出让收入等资金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充分利用金融支持水利工程建设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
根据《河南省水利厅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水利保障有效衔接的工作方案》确定的目标,到2025年,水利扶贫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全面推进,脱贫地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明显提升,农村河湖面貌明显改善,农村水利现代化取得新进展。(谭勇 韩秀立)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