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 | “异域”还是“异样”:中华文化走出去需谨慎面对

2022-11-11 18:01:52 来源:教育联播网


【资料图】

从世界文化整体观看,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是异域文化,都是世界文化拼图上的一个板块,不同语言文化之间之所以要进行交流合作,最终目的是为了把散落各处的民族语言、民族文化重新汇总、拼合成一张完整的世界文化版图,实现世界文化一体存在、一体化发展。虽然这个目标可能永远不会实现,但文化自身的复合性,却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会始终朝着一体化、整体化方向发展、回归。

文化交流,分歧是常态。不同文化之间的双向、多向交流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次次“三国演义”过程,各种角色怀揣不同动机,各种人物看同一问题的各种角度,对同一话题的各种议论,对同一目标的各种谋划,你方唱罢我登场,有时还会出现欲誉先毁,欲美先丑,欲取先予等乱花迷人眼的现象。的确,人人都生活在“群言”之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任何一种文化也都生活在“文化群言”里,各种视角、观点簇拥着、聒噪着、干扰着。对同一问题、同一现象的这种不同认知是客观事实,差异性文化之间的差异化认知也是客观事实,任何文化走出去的主导者,对此都要持平常心,在做出决定前充分听取各种意见,充分调查研究,知己知彼,分析判断,守住内心,坚定信心,稳步向前。若遭遇群嘲群讽,更要坚定不移,不畏群言,“舌战群儒”,甚至怒批“王朗” ,最终独立自主做出正确抉择,基于自己的判断明确传什么,怎么传,传给谁等。不能“耳朵根子浅”,没主见,随风倒,人云亦云。没有主心骨的交流就会一边倒,而没有对流,就称不上交流。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一致的文化,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相对于其他民族文化,都是一种异域文化,互鉴的目光,都是异域的目光,这是正常的文化交流状态;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或多种文化以异样的眼光误解或曲解,这也是常态,恰也因此各种文化之间才有交流的必要,达成互解后,就会转化为异域的眼光,交流就会渐趋平衡,心态就会平静。不正常的是,在一些国家的有色眼镜里,中华文化却总是一种异样文化,这就非常态了。将一种文化视为异域文化属于正常的文化视角,但若总视为一种异样文化,就会主观上产生排异性,而人为排斥一种文化的融合本性,则违背文化发展规律,是逆文化潮流的。因此,目前一些国家对中华文化的排斥、排异,不是因为中华文化是异样文化,而是它们自身对中华文化产生了主观的排异性,是自身的文化观产生了畸变。也就是说,当它们以异样的视角看待正常的中华文化时,真正异样的不是中华文化,而是它们自己异样的价值观和东西方文化观。

异域眼光下的文化交流,是在善意与相互理解的氛围里进行的,不会有嘲讽或自以为是,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没被对方采纳而人为阻断交流的进程。但实际情况是,在目前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华文化走出去遇到的异样的眼光多于异域的眼光,主观恶意多于客观理解,被动理解多于主动理解,对此我们不必悲观或紧张,而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准确掌握文化交流中的这种“眼光辩证法”,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在任何异样的眼光下都坚定信念、理直气壮;只有这样,才能处变不惊应对各种异样的眼光,异样的障碍,无论是面对虚假的善意还是赤裸裸的威胁,都能冷静做出富有前瞻性的思考,基于全局选择正确路径,适时采取适当的方法,坚定地克服内外阻力,稳步实现预定计划,有序完成既定目标,走出中国式文化传播之路、成功之路,在斗争中成长,在斗争中壮大。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也要“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每一位中华文化传播者都要像一匹匹有“志气、骨气、底气”的小马,越山过河,创造出万马奔腾的中华文化世界化的崭新局面。

(孙宜学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 教育部同济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常务副主任)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