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人民群众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的需求,逐渐增加了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提出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惠民式公共文化服务,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与日俱增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民众能够亲身参与文化活动,有利于保障民众公平享有公共文化资源的权益,并有效提升民众的文化知识水平。而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气息浓厚、文化活力强劲的机构,集中收藏着大量文献资料,若将其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有利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优越条件
一、具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
高校图书馆在文化信息的储存和服务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一方面,我国高校图书馆数以千计,藏书更是数不胜数,蕴含着大量文献信息资料。若将这些文献信息资料免费共享给社会大众,将有利于建设信息共享型社会,推动社会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信息涉及面较广且专业化程度较高,不仅包括文学、理学、工学、哲学、医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各类学科知识,还依托于高校学科建设不断增强专业化程度。这些文化信息资源将是我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优质资源。此外,许多高校已建成电子图书馆,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网络化、多样化和便利化。这些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巨大的辐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具有优秀的专业人才资源
相较于地方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具有更多优秀的专业管理人才,能够有效支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一方面,高校是专业人才的集聚地,图书馆管理员的业务能力和文化水平较高,能够充实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信息资源较为庞杂,促使图书馆管理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做好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和归纳工作。此外,为更好发挥图书馆文化服务的作用,许多高校依托大学师资力量,不断提升图书馆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从而打造出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队伍。
三、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资源
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已引入大数据处理、网络信息传播、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实现了办公智能化、信息处理高效化以及信息传播便捷化,如移动阅读、智能搜索等。若将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地方图书馆,对其服务功能优化具有明显助推作用。大数据处理技术能够提升数据收集整理的能力,网络信息传播技术能够为大众提供便捷化阅读,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全方位实现图书馆智能化管理。因此,高校图书馆具备先进的科学技术资源,是其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
高校图书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存在的困境
一、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不对外开放,只服务于本校师生,缺乏公共服务理念,导致一些高校领导及图书馆工作人员形成较为保守的思维模式,高校图书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当前,一些高校领导没有认识到高校图书馆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仍局限在图书馆只服务本校师生的观念中,忽视了图书馆的公益性作用,无法为广大民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此外,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仅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附加工作内容,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中,导致高校图书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参与度较低。
二、高校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难度较大
高校图书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具有巨大优势,理论上能够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巨大作用,但实际操作中存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难度较大的问题。其一,高校图书馆采用封闭的服务模式。各大高校图书馆主要为本校教学、科研提供保障,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其二,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相对独立。我国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管理系统不同,缺乏横向联系,较难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无法相互弥补资源的不足。其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存在矛盾。文化信息资源的互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共赢,但需面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这将是限制高校图书馆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因素。
三、高校图书馆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资金支持
虽然我国逐年增加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资金投入力度,但部分高校图书馆仍缺乏资金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财政资金较为紧张,难以维持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方面的资金,导致财政资金投入不稳定,不利于高校图书馆开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要想有效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需要耗费巨大资金,如建设信息共享平台,设计和生产特殊的公共文化产品以及培训人员等。而资金欠缺会导致大部分工作难以稳步有序推进。此外,在没有硬性规定下,许多高校将政府支持资金用于高校图书馆的其他建设方面,使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开展缺少足额资金。
高校图书馆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路径
一、转变固有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观念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适应时代发展,勇于改革创新,在服务好本校师生的同时,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其一,高校领导要转变固有思维,突破高校图书馆封闭式管理模式,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为社会民众提供良好的精神文化服务。其二,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服务理念,积极主动投身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为民众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其三,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吸纳创新思维,并结合实际情况及当地民众需求,主动创新工作模式,有效地将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提供给广大民众。
二、联合构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高校图书馆应与其他文化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共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各类文化机构之间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进而更好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要打破封闭的服务模式及独立的管理模式,以开放姿态欢迎其他文化机构共同协作,促进文化资源互联互通,弥补各自存在的不足,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有效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建设特色数据信息库,为公众提供分类、分层次的文化服务。此外,在构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过程中,国家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出台法律法规,责令相关部门指导平台建设工作。
三、多渠道筹备公共文化服务资金
为促进高校图书馆有效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多方渠道争取各项资金,支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其一,争取政府财政资金支持。高校图书馆通过与政府共建数据信息库、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以及申请国家科研经费,获得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同时,高校图书馆应积极申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现高校图书馆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融合。其二,加强校企合作。高校拥有大量专业人才,能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支撑,而企业能为高校提供强大资金支持,两者深度合作交流,各取所需,实现互利共赢。其三,社会面筹备资金。高校图书馆可鼓励杰出校友捐款,并将资金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中,有效发挥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优势。此外,打响服务公众的品牌,发动地方乡贤筹集资金,为家乡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作出贡献。
(作者系南昌工程学院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