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热点:公共 | 文化空间出新 群众生活出彩

2023-04-13 21:16:43 来源:教育快报网

天府艺术公园 冷冰 摄


【资料图】

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如何巧妙拓展、打造公共文化空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近年来摆在各地文旅部门面前的重要命题。为探索城市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营建之路,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坚持以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统揽,创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融合、共建共享”工作思路,通过聚焦城市中心城区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中面临的场地不足、形态老旧、价值转化“三大难题”,创新打造了一批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生态集群,在延伸公共文化服务链条、打造城市文化名片、融合文旅产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枝繁叶茂 公共文化空间普惠于民

春日暖阳,不少成都市民和游客涌向位于金牛区的抚琴西南街。在这里,经营了20多年的街边理发店、老餐馆、老杂货铺、老鞋匠铺、圆形筒子楼延续城市记忆,老旧小巷变成网红打卡地。转角处弥漫着浓郁的咖啡芬芳,杏园内袅绕着沁人的鸟语花香,街头巷尾飘扬着文艺青年的动听弹唱,让人流连忘返。

“00后”向思澈就这样爱上了抚琴西南街的生活。“毕业后我一直住在这里,除了交通和生活便利,对我吸引力最大的还是烟火气和潮流并重的文化空间聚落。”闲暇时,向思澈喜欢去邻里会客厅喝茶、阅读,去蔡寅坤、何多苓等名人书画工作室感受艺术氛围,也喜欢约上三五好友去抚琴夜市寻觅美食。“穿梭在抚琴西南街的巷陌里,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或擦肩而过或会心一笑,生活恬静而幸福。”她说,“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对于一座现代都市而言,公共文化空间的人文体验一定程度上带来生活的幸福感。在金牛区,新型文化空间的诞生与革新,不仅提高了幸福感,还更加温暖人心。

剧场、咖啡馆、露天茶馆……对于家住曹家巷的李敏而言,解锁家门口的文化大餐有多种途径。“在成都,你很难见到哪个社区能像曹家巷这么‘洋盘’。”李敏介绍,这里曾是建筑工人的集中居住区,通过活化利用闲置旧楼,引入知名品牌“地瓜社区”建设运营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不仅增添了老街记忆放映厅、峥嵘岁月体验室、社区退役军人红砖记忆墙等多元文化场景,还引入早教、舞蹈、瑜伽、脱口秀等年轻业态。在这里,你能看到一种奇妙又和谐的新老融合:一门之隔,门外的老人围坐在木桌竹椅旁喝茶谈笑;门内,年轻人在笔记本电脑前喝着咖啡、办公学习。

创新之举也令人耳目一新。在金牛区金琴南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市民李想被戴上眼罩,带入“审讯室”,执行了一次“特殊”任务……“体验过程中,自己时而因沉浸式戏剧中新颖的互动形式乐在其中,时而因触动心弦的革命故事热血涌动,非常震撼。”李想说。由成都市金牛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联合成都市金牛区西安路街道办事处、成都市京剧研究院、成都市金牛区金琴南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创新打造的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微光》,凭借360度全方位还原成都烟火市井并兼容极具特色的沉浸式互动体验,成为附近居民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据悉,该空间不仅面向普通观众演出,还可以开展党史研学、党群互动等活动,已成为金牛区集党建教育、传统京剧艺术传播、沉浸式互动体验为一体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所。

金牛区抚琴西南街“非遗进社区”惠民演出现场

落地生根 公共文化空间营造有方

枝繁叶茂的新型文化空间集群生机勃勃,流光溢彩。其背后是金牛区破解公共文化空间场地不足、形态老旧等难题的成果体现。作为成都市发展较早的老区、大区,金牛区历史印记厚重,城区形态老旧,更新任务较重。对此,当地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打造与城市有机更新相结合,充分挖掘历史文脉,综合运用“拆、改、留、建”有机更新手段,按照“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提炼文化元素,让在地文化落地生根,构建新型公共文化服务格局。

在曹家巷,如何有效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有限的公共空间?居民的需求很重要。在成都市金牛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在实际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社会企业因其自身专业性能够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因此,金牛区以“资源换服务,将行政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转化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为思路,引来“地瓜社区”打造新型文化空间。在打造过程中,“地瓜社区”通过大量的调研及与当地居民沟通,布局了能激励市民参与空间生产、消费和分配的各种小空间,在提供便利、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有效增强了社区人群的凝聚力。

由于道路破损、电线乱成蛛网、私搭乱建严重,抚琴西南街曾被居民叫作“稀烂街”。为此,金牛区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通过挖掘保留“遛鸟杏园”“露天茶馆”等30余年老成都在地文化根脉,捕捉人间烟火气为空间注入新元素,引入成都文旅集团统一打造运营杏园、邻里会客厅、幸福生活馆等优质公共文化空间聚落,将项目日常收益按比例反哺社区公共文化事业。既使古朴的城市风貌、融洽的邻里关系、良好的家风家训得以延续和弘扬,又以时尚新锐的形态改变了老街老巷曾经的杂乱与陈旧,推动“稀烂街”变身幸福示范“西南街”,成为成都最具市井烟火气的“老西门”。

除了内部肌理的融合与重塑,金牛区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打造还在于物理层面的“开疆拓土”。

作为省市级重点工程、第31届世界大运会配套项目的文旅高地,天府艺术公园就位于金牛区。借助公园城市建设东风,金牛区创新“统一规划、统一算账、统一拆迁、统一建设、统一招商”五统一机制,高效完成公园片区土地整理和开发建设,并瞄准国际水平实施文化规划升级。公园内,占地近15万平方米的成都市天府美术馆、成都市当代艺术馆、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蜀园等超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已成为当地群众接触、享受优质文化艺术资源的载体之一。同时,将原本用作商业开发的茶店子片区土地调整为公共服务用地,规划打造城市街心公园——新金牛公园。该公园贯彻一体化设计理念,以广场、胶囊博物馆、游憩、商业、绿化等设施为载体,植入产品展示、文创出售、交流沙龙、研学体验等多元场景,与周边商业、居住用地进行无缝衔接、有机联系,形成了无边际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春华秋实 公共文化空间承载未来

近年来,从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都将着力构筑公共文化新型空间作为新时期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

金牛区早已下出“先手棋”。据悉,金牛区先后制定《金牛区文化建设指导纲要》《关于发展天府文化建设“文化北城”争当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主力军的实施意见》,出台促进文旅行业发展等50多项专项政策,构建“1+1+N”政策支撑体系,深入开展特色文化彰显等六大专项行动,年均实施近100个重点项目,通过“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等多措并举,释放近1000亩土地资源、斥资超50亿元用于打造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生态集群。在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监测中,金牛区连续3年排名全市第一。

来自成都市金牛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金牛区已累计打造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200余个,包括基层综合类100余个、公共阅读类30余个、商圈跨界类80余个。这其中,既有大刀阔斧,又有绣花功夫,在统筹推进城区、片区、街区、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街道社区的各类特色文化空间遍地开花,金牛区还依托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智力优势,导入“城市合伙人”的行业资源深度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规划建设,并邀请高水平专业团队参与公共文化空间管理运营,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展览、讲座、培训、演出等文化活动,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长效运作机制。

如今,金牛区以“地瓜社区”“西南街”“新金牛公园”等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以点带面,不断向更广泛领域延伸辐射。包括“西安路文化空间”等在内的“文化+消费、体育、旅游、科技、美学、国潮”等模式,已成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破圈跨界、增强人气的重要手段,满足群众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回应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期待。

成都市金牛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把承载了许多美好希望和复合功能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成为金牛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闪亮名片,并继续将其作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抓手,助力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成都市世界文化名城建设贡献更多金牛力量。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