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年了,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本答案来自普学网puxuewang。com)
中午,‘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鱗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苴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连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犹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仿佛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宛如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一一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直立的、深深的谷壑,把清冽的光辉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下来。
这一天,正是中秋。
1、用“v”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累累的果实(lěiléi)显露(lòulù)起初(chūcū)
2、短文中使用了许多描写色彩的词i吾。请找出四个。
3、读句子,写出画线词语的近义词。
(1)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
(2)累累的果实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
(3)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戈()。
4、文中第三、四、五自然段中画线的三个词分别指什么?
⑴“它”指
(2)“这”指
(3)“它们”指
5、填空。
(1)作者写了这一天三峡的景色,赞美了__________。
(2)本文是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文章把早晨三峡的特点概括为,把中午三峡的特点概括为,写三峡黄昏突出其,夜晚的三峡则显得。
6、摘录文中你喜欢的比喻句、拟人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比喻句:
理由:
拟人句:
理由:
7、读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
(1)“起初,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宛如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句话意思是()。
a、月亮出现的时间不确定,估计不准
b、山太高,挡住了月亮,看见时,它和山崖贴得那样近
c、作者一时没有注意看,月亮很快便升到了山顶
(2)“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犹如一条明亮的小溪。”这是因为()。
a、长江到这里变窄了,像小溪一样
b、长江平缓流淌像小溪一样
c、长江两边都是黑色的山崖的倒影,只剩江心是光亮的,像一条小溪8。三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lěilùchū
2、示例:绿得发黑由青变黄洁白青色
3、(1)消失闪耀
(2)慢慢呈现(3)摇动
4、(1)阳光(2)青色的雾(3)渔火灯标
5、(1)中秋三峡秋天的美好风景
(2)时间变化清新和明丽热烈青色而透明朦胧
6、比喻句: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犹如一条明亮的小溪。理由:将黄昏中余晖照耀下的长江比喻为明亮的小溪,给人以非常直观的印象。拟人句: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仿佛眨着眼睛,沉沉欲睡。理由:将渔火、灯标在江心闪耀的情景拟人为眨着的眼睛,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7、(1)b(2)c
8、第一句原因: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第二句原因: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
时令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树和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树和柚树上撒下一层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树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连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一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1、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累累(lěi léi)果实 显露(lòu lù)
起初(chū cū)
2、短文中使用了许多描写色彩的词语,请找出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写出词语的近义词。
(1)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
(2)累累的果实【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
(3)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4、文中第三、四、五自然段中“”中的三个词分别指什么?
(1)“它”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
(1)作者写了__________这一天三峡的景色,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按___________顺序描写景物的。文章把早晨三峡的特点概括为_______,把中午三峡的特点概括为_____________,写三峡黄昏突出其________,夜晚的三峡_______。
6、摘录文中你喜欢的比喻句、拟人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
(1)“起初,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句话的意思是()
a.月亮出现的时间不确定,估计不准。
b.山太高,挡住了月亮,看见是,它和山崖贴得那样近。
c.作者一时没有注意看,月亮很快便升到了山顶。
(2)“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这是因为()。
a.长江到这里变窄了,像小溪一样。
b.长江平缓流淌像像小溪一样。
c.长江两边都是黑色的山崖的倒影,只剩江心是光亮的,像一条小溪。
8、三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léi lù chū
2、绿得发黑 由青变黄 洁白 墨一般的黑
3、(1)消失 闪耀 (2)慢慢 显现 (3)摇动
4、阳光 青色的雾 渔火、灯标
5、(1)中秋 三峡秋天的美好景色 (2)时间变化 清新和明丽 热烈 青色而透明 朦胧
6、比喻句: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理由:将黄昏中,余晖照耀下的长江比喻为明亮的小溪,给人以非常直观的印象。
拟人句: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理由:将渔火、灯标在江心闪耀的情景拟人为眨着的眼睛,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7、b c
8、第一句原因: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 第二句原因: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
三峡之秋原文
方 纪
(1)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2)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3)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而一面又把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4)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的早,而去得特别的迟。于是,在青色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5)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摇曳。
(6)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7)这一天,正是中秋。 节选自《三峡之秋》
三峡之秋的阅读问题
1.文章通过描写不同的景物来表现三峡不同时间的三峡秋天的特征,请仿照(1)(2)两段的示例,在(3)——(6)段中任选两段加以概括。(4分)
第(1)段:描写了橘柚树色彩的变化和果实的清香,表现了三峡之秋的成熟。
第(2)段:描写了露水,峡风,表现了山峡秋晨的明丽。
第( )段:描写了 ,表现了 。
第( )段:描写了 ,表现了 。
2.雾一般是白色的,而三峡的雾在作者的笔下却是青色的,这样写是否恰当?请结合文章有关内容作简要说明。(3分)
3.第(6)段对三峡山势的描绘与郦道元所写的《三峡》中的哪些语句较为吻合,请你摘录在下列横线上。(3分)
4.文中多次运用比喻来表现事物的特征,请你摘录其中一句并做简要赏析。(3分)
5.文章前三段结尾处都有一句小结性的话,请你在(4)、(5)、(6)段后任选一段也写上这样的一句话。(3分)
6.写景,一般总要调动眼、耳、口、鼻等多种感官,从景物的声、色、形、味等方面来表现景物的特征。本文主要是通过什么感官从哪个方面来表现景物特征的.?
三峡之秋阅读答案
1.第(3)段 :描写江水多变的雄姿 ,表现三峡中午的热烈气息。
第(4)段: 描写“青雾” “山影”“江水”等,表现三峡黄昏的平静。
第(5)段: 描写“渔火”“灯标”“驳船”“汽笛”等,表现三峡夜晚欲睡还醒的情状。
第(6)段:描写“月光”“山色”等,表现三峡月色的清冽。
(共4分,景物和特征各1分。意思相近即可。)
2.恰当。因为三峡四围的山呈青色,山上的橘柚树的叶子也呈青色,峡中雾很淡,所以看上去也像青色的了。(3分。答出“恰当”给1分;理由说明2分,言之成理即可。)
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分。答对一处即可得2分。)
4.不设统一答案。只要能分析出比喻的作用即可。(3分。找对比喻句得1分,分析2分。)
5.不设统一答案。参考:第(4)段, 暮色中的三峡,充满了朦胧和神秘的色彩。第(5)段: 三峡是这样的宁静和安详。第(6)段: 三峡又是那样地澄澈和空灵。(3分。只要意思恰当即可。)
6.主要通过视觉,从“色彩”上表现景物特征。(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2)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3)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而一面又把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4)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的早,而去得特别的迟。于是,在青色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5)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摇曳。
(6)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7)这一天,正是中秋。 节选自《三峡之秋》
1.文章通过描写不同的景物来表现三峡不同时间的三峡秋天的特征,请仿照(1)(2)两段的示例,在(3)(6)段中任选两段加以概括。(4分)
第(1)段:描写了橘柚树色彩的变化和果实的.清香,表现了三峡之秋的成熟。
第(2)段:描写了露水,峡风,表现了山峡秋晨的明丽。
第( )段:描写了 ,表现了 。
第( )段:描写了 ,表现了 。
2.雾一般是白色的,而三峡的雾在作者的笔下却是青色的,这样写是否恰当?请结合文章有关内容作简要说明。(3分)
3.第(6)段对三峡山势的描绘与郦道元所写的《三峡》中的哪些语句较为吻合,请你摘录在下列横线上。(3分)
4.文中多次运用比喻来表现事物的特征,请你摘录其中一句并做简要赏析。(3分)
5.文章前三段结尾处都有一句小结性的话,请你在(4)、(5)、(6)段后任选一段也写上这样的一句话。(3分)
6.写景,一般总要调动眼、耳、口、鼻等多种感官,从景物的声、色、形、味等方面来表现景物的特征。本文主要是通过什么感官从哪个方面来表现景物特征的?
1.第(3)段 :描写江水多变的雄姿 ,表现三峡中午的热烈气息。
第(4)段: 描写青雾 山影江水等,表现三峡黄昏的平静。
第(5)段: 描写渔火灯标驳船汽笛等,表现三峡夜晚欲睡还醒的情状。
第(6)段:描写月光山色等,表现三峡月色的清冽。
(共4分,景物和特征各1分。意思相近即可。)
2.恰当。因为三峡四围的山呈青色,山上的橘柚树的叶子也呈青色,峡中雾很淡,所以看上去也像青色的了。(3分。答出恰当给1分;理由说明2分,言之成理即可。)
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分。答对一处即可得2分。)
4.不设统一答案。只要能分析出比喻的作用即可。(3分。找对比喻句得1分,分析2分。)
5.不设统一答案。参考:第(4)段, 暮色中的三峡,充满了朦胧和神秘的色彩。第(5)段: 三峡是这样的宁静和安详。第(6)段: 三峡又是那样地澄澈和空灵。(3分。只要意思恰当即可。)
6.主要通过视觉,从色彩上表现景物特征。(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léi;lù;chū。
2、绿得发黑;由青变黄;洁白;墨一般的黑。
3、(1)消失,闪耀;
(2)慢慢,显现;
(3)摇动。
4、青色的雾;渔火、灯标。
5、(1)中秋,三峡秋天的美好景色;
(2)时间变化,清新和明丽,热烈,青色而透明,朦胧。
6、比喻句: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理由:将黄昏中,余晖照耀下的长江比喻为明亮的小溪,给人以非常直观的印象。
拟人句: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理由:将渔火、灯标在江心闪耀的情景拟人为眨着的眼睛,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7、(1)b;
(2)c。
8、第一句原因: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第二句原因: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
1.第(3)段 :描写江水多变的雄姿 ,表现三峡中午的热烈气息。
第(4)段: 描写“青雾” “山影”“江水”等,表现三峡黄昏的平静。
第(5)段: 描写“渔火”“灯标”“驳船”“汽笛”等,表现三峡夜晚欲睡还醒的情状。
第(6)段:描写“月光”“山色”等,表现三峡月色的清冽。
(共4分,景物和特征各1分。意思相近即可。)
2.恰当。因为三峡四围的山呈青色,山上的橘柚树的叶子也呈青色,峡中雾很淡,所以看上去也像青色的了。(3分。答出“恰当”给1分;理由说明2分,言之成理即可。)
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分。答对一处即可得2分。)
4.不设统一答案。只要能分析出比喻的作用即可。(3分。找对比喻句得1分,分析2分。)
5.不设统一答案。参考:第(4)段, 暮色中的三峡,充满了朦胧和神秘的色彩。第(5)段: 三峡是这样的宁静和安详。第(6)段: 三峡又是那样地澄澈和空灵。(3分。只要意思恰当即可。)
6.主要通过视觉,从“色彩”上表现景物特征。(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三峡之秋》阅读答案]
时令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树和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树和柚树上撒下一层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树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连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一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1、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累累(lěi léi)果实
显露(lòu lù)
起初(chū cū)
2、短文中使用了许多描写色彩的词语,请找出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写出词语的近义词。
(1)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
(2)累累的果实【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
(3)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4、文中第四、五自然段中“”中的三个词分别指什么?
(1)“这”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
(1)作者写了__________这一天三峡的景色,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按___________顺序描写景物的。文章把早晨三峡的特点概括为_______,把中午三峡的特点概括为_____________,写三峡黄昏突出其________,夜晚的三峡_______。
6、摘录文中你喜欢的比喻句、拟人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
(1)“起初,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句话的意思是()
a、月亮出现的时间不确定,估计不准。
b、山太高,挡住了月亮,看见是,它和山崖贴得那样近。
c、作者一时没有注意看,月亮很快便升到了山顶。
(2)“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这是因为()。
a、长江到这里变窄了,像小溪一样。
b、长江平缓流淌像像小溪一样。
c、长江两边都是黑色的山崖的倒影,只剩江心是光亮的,像一条小溪。
8、三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峡之秋现代文的阅读答案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jú]柚[yòu]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到秋天,它们绿得发黑;而那累累的果实,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mǎng],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下午,峡外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犹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夜,终于来了。渔火,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的光晕,长江仿佛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青光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阅读习题
1.在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和一对近义词。
反义词:——()
近义词:()——()
2.第4自然段重点写_____,显示了三峡_______时的特点:_______第5、6自然段先写_________,重点写______________,突出了三峡______的特点:____________
3.作者是按_______的顺序描写三峡在__________的景色变化的。在文中用“——”画出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4.三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不少古诗描写长江及其三峡的壮丽景色,你能默写一首吗?试试看。
阅读答案
1.热烈——平静闪耀——闪烁(只要是文中词语,正反义写正确即可)
2.雾黄昏青色而透明长江峡谷月夜宁静而神秘
3.时间中秋这一天早晨中午下午夜
4.峡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
5.赞美三峡秋天(或中秋节这一天)美景,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6、《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峡之秋现代文的阅读答案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jú] 柚[yòu]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到秋天,它们绿得发黑;而那累累的果实,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mǎng],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下午,峡外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 轻缓地流淌,变得犹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夜,终于来了。渔火,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的光晕,长江仿佛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 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 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青光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阅读习题】
1. 在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和一对近义词。
反义词: ( )——( )
近义词: ( )——( )
2.第 4 自然段重点写_____,显示了三峡_______时的特点:_______ 第5、6自然段先写_________,重点写______________,突出了三峡_____ _的特点:__________ __
3.作者是按_______的顺序描写三峡在_________ _的景色变化的。在文中用“ ——”画出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4.三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不少古诗描写长江及其三峡的壮丽景色,你能默写一首吗?试试看。
【阅读答案】
1.热烈——平静 闪耀——闪烁(只要是文中词语,正反义写正确即可)
2.雾 黄昏 青色而透明 长江 峡谷 月夜 宁静而神秘
3.时间 中秋这一天 早晨 中午 下午 夜
4.峡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 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
5.赞美三峡秋天(或中秋节这一天)美景,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6、《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一、要点概括类
1.摘引文中原句作为答案。
2.选取文中重要词语语句组合成答案
二、感想启迪类
1. 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联系中心作答
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
3. 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
4. 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
三、词句品味类
1. 词语品味:
a了解词性感情色彩,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b.分析修辞,体会词语的形象含蓄
2. 句子品味:
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哲理,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去体会。
b.看句式结构(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能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念;反问句能加强语气;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排比句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礴;
c.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浅显易懂,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显得幽默风趣,讽刺意味强烈。
答题方式:我认为……美在……它表现了…….
四、句子仿写类
一审修辞,二看句式,三析句间关系,四品语体色彩,五考虑要保留的词语和要替换的词语。修辞、句式、句间关系、语体色彩弄明白了,再仿写也就不难了。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
例如:“没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这句子的仿写。我们通过审题可以知道:1.要保留“没有… …,可以有… …”2.可以考虑用” 大地、高山、海洋” 等来替换蓝天。
五、语言准确类
1.“_”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_”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2.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这样的题目分四步:
1:判断,一般是不能删
2: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3.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原意等
4 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方式:不能,删掉了“_”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绝对化;用了“_”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
六、修辞手法作用类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2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3设问: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作用: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4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打感叹号。
作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起强调作用
5拟人:作用:使事物人格化,使语言富有神采
答题方式:这一句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 …....(作用)论述了… …(内容).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怎么提高好高中语文议论文阅读成绩
1、语感的培养
语感的培养需要大量的阅读,还有大量的记忆背诵。要多看优秀的作品,像是书籍、电影等来开阔自己的视野。要多思考,多质疑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多尝试,多锻炼来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这需要大量的时间,是不能速成的,这个和天分也确实需要一些天分。
2、语文阅读练习技巧
古人言:操千具而后识器,听千曲而后晓声。这就是需要高中生们要多阅读一些范文,参照语文资料上的解题思路,和自己的思路比较有什么出入。做题时要学会给文章分段,便于理清思路,对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段落句子要重点标出,这样便于自己在做题时能快速找到。如果你的语文阅读水平不是很好,小编不建议采用题海战术。不妨精选几十道题,包含各种类型,反复做,把它吃透,这样进步比较快。
另外不管是什么题材的语文阅读,题型就是这几种,通过做题就可以发现这些共同点。所以在练习中要留意有什么体裁和题型,并且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形成解题思路,这样才能提高解题速度。每种题型都有固定的回答模式,回答要一针见血,不要太过模糊,尽可能将答案清晰明了的呈现。这样阅卷老师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看清你的答案,给分到位。
语文阅读练习的资料很多,要很认真的完成并总结经验,错的地方要反思,不明白的地方要去问,高中生可以去请教老师或是这方面比较擅长的同学,不要一味的埋头做题,不与别人交流。
3、语文阅读应试技巧
在考试过程中做语文阅读题时,要在初读文章的时候就把段落分好,并把表明主旨的语句标记出来。然后在做题的过程中最好先把问题看一遍再读,带着问题读,更容易找到答案。
答题时要字迹清晰整洁,内容排版也要干净利落,字数方面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太多老师很难会找到要点,太少老师又会觉得答得不充分,这都不太可能会得高分。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