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为了体验民俗而千里奔赴远方,景区因为非遗添彩而有了新招牌,非遗传承人因深入了解旅游而加强了传承创新……近年来,人们普遍感到:越是旅游热门地,非遗的存在感越强、重要性越凸显。在不少地区,非遗本身就是“流量密码”。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各地对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更加重视,相关工作有序推进。同时,非遗的创新实践新方向、传承实践新路径以及产品打造新要点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应对融合需求得有新认知
【资料图】
眼下,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迎来新契机,但要达到深度融合的要求很难一蹴而就。“重整认知再出发”,面对旅游需求和旅游所带来的新变化,非遗传承人需要在实践中建立新理念,通过挖掘、展示、开发非遗,让游客了解非遗的现代面貌,在领略四时风光后带走“独家记忆”。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苏州缂丝织造技艺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文十分了解这项非遗的底蕴。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的缂丝,制作技艺繁复,历史悠远绵长。为将这份“金贵”的美展现给更多人,陈文创立了缂丝品牌“祯彩堂”,并很早就确立了与景区合作的发展思路,还将门店开进了人流量较大的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在方便游客观赏、购买缂丝产品的同时,也能零距离了解游客的需求。
在苗岭腹地的贵州台江县,国家级非遗项目苗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潘玉珍之女张艳梅,从母亲手中接过绣坊,更名为“仰黎苗族织绣工坊”。“我考虑的不仅是让游客真切感受到苗绣产品的手工之美,还希望引发更多人思考:在融合过程中,非遗传承人的意愿和生活方式应该被尊重。”张艳梅说。
在扬州瘦西湖景区,扬派盆景博物馆伫立于美景之中,自有一番别样精致。国家级非遗项目扬派盆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庆泉一边给盆景修型剪扎,一边耐心回答着游客的问题。“在扬派盆景博物馆设立的这处研习所,特别能引起游客的兴趣。我们也希望更多游客参与到研学旅游中,亲身体验盆景制作,留下自己的作品。”赵庆泉表示,非遗与旅游融合为非遗带来更多的开放性,也需要非遗增强适应性。
推进融合发展需开新路子
旅游为非遗传承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也激发了其创新活力与生机。非遗在与旅游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常态化、科学、系统的组织形式。
对于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教授夏启泉而言,非遗与旅游的融合需要更强大的人才力量。这些年,夏启泉培养了大批学生,为行业输送了大批人才,也在景区开设了淮扬菜制作技艺体验空间,开发了一系列课程。“学生遍布全国各地,让淮扬菜制作技艺走进人们生活,他们也带出自己的学生,探索出一套跟当地旅游链接的新方法。”夏启泉说。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云南省斑锡技艺传承人、“斑锡龙”品牌创始人赖庆国认为,非遗产品大多是纯手工制作,产量小、定价高。为了更好地适应旅游消费需求,赖庆国建议非遗产品一部分保持传统手工制作,一部分采用工业化生产,打造不同层次的产品序列。“过去是自己直接制作出成品,进行销售。现在是按游客需要,与我们的产品进行匹配,满足不同层次需求。”赖庆国认为,锡器制作技艺与旅游的融合前景非常广阔,展示锡工艺制作流程,呈现锡产品的创意空间陈设,解读锡器文化,可以打造成旅游项目,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从而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贵州赤水是中国十大竹乡之一,拥有竹林面积132.8万亩,有20万人从事与竹相关的产业活动。当发现自己的竹编产品受到游客青睐时,贵州省级非遗项目赤水竹编第六代传承人杨昌芹产生了“以小博大”的勇气,以一门小手艺博一份大发展。在政府扶持下,杨昌芹成立了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从小加工作坊发展到公司化运营,把旅游商品开发做成了非遗产品创新的增长点。目前,杨昌芹所在的大同镇民族村打造了产学研基地,开发了系列旅游特色商品,也设置了竹编技艺体验空间,为游客提供参观、体验、游玩、住宿的多元服务。
融合发展要认清新规律
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之路上,非遗传承人积极投身其中,需要各方力量支持,形成发展合力。
为了培育融合型人才,近年来,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做了不少工作,开发了针对性培训课程。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甘久航认为,需要给予非遗传承人足够的尊重并解决其后顾之忧。非遗传承人的根本使命是做好传承工作。开发以非遗元素为主体的旅游商品、开展非遗传播工作、推广非遗与旅游融合成果等要鼓励社会专业人才参与,并明确管理要素、发力重点和角色定位,让各方力量有机融入,把政企学联动机制构建起来,共同适应新的生产生活形态及社会发展需求,形成融合生态。“随着融合工作深入推进,部分非遗传承人或许也需要经纪人。”甘久航提出。
“要跳出非遗做非遗,也需要跳出旅游做旅游。”从实践经验出发,上海豫园(集团)有限公司大豫园首席文化官陈佳认为,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前提是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技艺可以是传统的,呈现形式却必须要有新意。“从传统到传承,中间的工作是做好传播,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并非只在旅游中植入文化,而是要在融入中进行现代表达。”在陈佳看来,把握年轻人社交的互动性、现代人接受信息的碎片化、不同年龄群体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产生传播裂变的基础。比如,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上海豫园灯会,在今年的呈现中经过了几轮打磨,引入了3D建模技术,采用角色代入、触摸式互动等方式,让游客能跟灯彩玩起来,最终既有传统技艺的精深、奇幻题材的应时,也有大众参与的切口,形成了极具现代感和仪式化的灯会面貌,格外受年轻人欢迎。灯会举办期间许多游客发出“太神奇了”“出乎意料”的感叹,灯会俨然成为一个历史文化的现实版大课堂。
“我们所在地区的政府相关部门不仅鼓励创新,还在交通、安全等方面给予支持,这是我们的创意策划得以落地的重要根基。2024年的上海豫园灯会将走出国门,用灯彩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人借此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陈佳说。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