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焦点】书画 | 毛公强和他的篆书书法

2023-06-11 13:00:26 来源:文旅中国


(资料图片)

《论语》句四条屏(篆书) 毛公强

我认识毛公强,还是在上个世纪末。有一年夏天,我陪同业师蒋维崧先生去青岛,他去看望蒋先生,还拿了写的字请蒋先生指教,我从旁边观察,看得出他与先生十分熟稔,因为我很少见到先生给人指点作品,对他拿去的字则一一看过。那时公强的字,线条还略显些稚嫩,笔力不够强,但字里透出一种聪明气,这从他对一些作品形式感的整体把握上可以看出来。

过了几年后,我又看到了公强出版的一本书法集,在笔力上就进步很多了,无论是金文、小篆还是古隶,都写得有模有样。2010年夏天,公强来北京,拿出他的一部将要出版的新作《篆书论语》给我看。这里所说的“篆书”,是书法界中习惯使用的一个概念,其实其中包括了小篆以前的古文字。有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及小篆等多种书体。写这些时代不同、用途不同的文字,用笔方法、速度与力度是有明显不同的。这些问题公强在新的作品集里都有了很好的体现,说明这些年公强在古文字书法学习、创作方面确实下了不少的功夫,有所理解与体会,对于作品线条的把握和整体的布局能够做到恰如其分,其实这是非常难的。这也跟公强多年来研究先秦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读古代史专业的公强接触过大量的先秦历史文献和考古出土资料,相较同龄的普通书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比如公强写甲骨文,写出了许多契刻的感觉和毛笔的弹性,以笔代刀,体现出以刀刻文的挺拔与力度,写得自然生动,这与一些流行书家戏写甲骨文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公强写金文得到了恩师蒋先生的真传,看得出曾临写过许多商周重器铭文。从公强书写过的“临金文六条屏”中,就有《毛公鼎》《大盂鼎》《颂鼎》《散氏盘》《中山王壶》《虢季子白盘》等铭文,线条圆润灵动、清雅俊逸,写出了金文古朴厚重的味道,注重流动与凝重的统一、生动与端庄的结合,避免了呆滞的照搬硬抄,令人耳目一新;而公强写战国文字,则吸收了一些战国金文或楚简的笔意,虽感觉写得不如金文熟练,但也意趣盎然。而公强新近创作的先贤经典语句,则是大篆、小篆兼容并济,以大篆的端庄结体、小篆的匀细笔画写就,这与清人写的字有几分相像,但也看得出公强还汲取了唐人篆书的养分。虽然感觉在用笔的丰富变化上有所缺憾,但给人以一种静谧、单纯的视觉效果,倒也形成了一定特色。其整体而言,公强的古文字书法血脉纯正、路子中道,结体端庄秀雅,线条刚正遒劲,书写果断利索,布局经营精心,作品透出一种具有庙堂气息的端庄与雍穆。

据公强介绍,他写的这本《篆书论语》,是他从《论语》中摘出的孔子语录精华,又查阅了许多工具书,可见他下了不少案头功夫,十分难得。在篆书、篆刻领域里,我对古文字的用字是比较严格的,这也是受蒋先生熏陶教诲多年形成的习惯。有人找我看篆书、篆刻,我首先看有没有用字的问题,其后才看书法艺术风格。因为篆书就是一种早已退出实用领域的文字,认识的人本来就不多,再出现错字,那就更加无人能识,无论其艺术风格如何,都不能说是一件成功的作品。将毛公强的《篆书论语》稿子看过之后,上百件作品只发现了一两个文字上有待推敲的问题,这让我知道公强确实下了许多功夫,在文字上有了很大进步。这些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好就难了。

公强早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读的是历史学,毕业后一直在新闻、文化单位从事美术书法史、文物考古学的学习和研究,之后又深造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读的却是美术学,2012年调入公立美术馆从事研究与创作。我相信毛公强的篆书书法创作与研究,一定会对篆书爱好者有一定的借鉴和帮助,其创作的《篆书论语》也会对《论语》的普及起到一些有益作用。

(作者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