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粽叶飘香的季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的端午福粽非遗工坊内,韩福元和儿子韩伟也忙碌起来。今年,他们提早准备好大量江米、粽叶和红枣,开始由工厂大规模生产端午福粽,店内来来往往求购的人络绎不绝。
要说非遗端午福粽,就不得不从独特的晋阳端午节习俗说起。晋源是古晋阳所在地,其过端午纪念的不是屈原,而是三千五百多年前的张姓先贤、治汾第一人——水官台骀。
关于台骀治水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台骀,能其官,宣汾兆,障大泽,以处太原”。远古时期,台骀率太原的先民,在灵石山头欲打开山口疏导洪水,古晋阳湖周边的百姓为了感谢挖山民众,用湖边苇叶,包上糯米成粽子,放在竹筏上顺流漂到前沿,挖山民众吃了粽子,终于打开山口将洪水导入黄河。人们感念恩德,建“台骀庙”,此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家家户户也都会以包粽子、挂艾草、点雄黄等方式纪念治水英雄台骀,形成晋阳端午节习俗。
(资料图)
悠悠千载,站在传说的源头,汾神台骀鲜活而伟大。有关“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故事流传已有三千五百多年,在今天的晋祠博物馆和晋源区王郭村还保留着两座台骀庙。晋阳端午风俗,也于2006年成功入选为太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的端午美食,经过本地人的巧手,充满了人情的味道、故土的味道和时间的味道,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和蕴含的深厚人文底色,而历久弥新。”韩福元说。
在他的端午福粽非遗工坊里,十余名工人在生产线上紧张忙碌,包好的粽子被齐齐整整地码在不锈钢桶里,上面用石块压实,经过2个小时的蒸煮,上等的晋祠大米、红枣、粽叶和马莲草的香气一起被激发出来,散发出诱人的味道,不禁让人口舌生津。翠绿的粽叶一扯开,热气腾起,江米已变成了半透明状,红枣饱满完整,吃起来口感软糯香甜,筋道拉丝。
煮熟晾凉后的粽子经过真空包装和高温灭菌,延长了储存时间,又饱含着正宗的味道和满满的情意,颇受市场青睐。据韩伟介绍,每天礼品装端午福粽能卖200多盒,总部在北京的一家商贸公司近日特地上门订购了一批粽子,并将发往其在上海、深圳、广东等地的会员单位。
与此同时,晋源区小站营B区的二霞家里,每天早早就开门迎客,老顾客们循着粽香纷至沓来。干练的二霞总是一边招呼熟客,一边打电话接订单,忙得不亦乐乎。
几个精干的婆姨坐在小凳上,一边唠家常,一边包粽子。土生土长的她们,从小就开始包粽子,早已练就了一双灵巧的双手和扎实的包粽子技术。三片翠绿的粽叶一一叠放,一弯一拽形成一个尖尖的圆锥状,先从泡好的盆里抓一撮江米,放入3颗新疆灰枣,再抓一把江米填满,将粽叶弯折盖住,这样左右折叠,层层包裹,用事先准备好的马莲草捆好扎紧,不到1分钟,一个完美的三角粽就成型了。
每年端午将近,二霞的订单激增,就请这些婆姨们来帮忙。二霞笑着说:“包粽子也是个技术活儿,粽子要紧实、精干、量足,不漏米,且四个角都有米。”因着一直以来的好口碑,每到端午,二霞家的粽子都供不应求。
粽子入口,米的醇香混合着枣的浓香,被粽叶的清香包裹出舌尖上的乡愁和记忆里的味道,“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的印记在盛夏时节年复一年地唤醒,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近年来,晋源区依托晋阳端午习俗和端午福粽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非遗传播品牌,有效推动晋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吃粽子、喝牺汤、看龙舟、赏非遗、享音乐……今年端午节期间,当地将举办“晋阳·端午文化系列活动”,晋阳湖首届龙舟竞赛、晋阳·端午文化探源研讨会及“晋阳·乐购”特色产品展销等活动,还有遍布全区各景点景区的特色文旅活动都将上演,让市民游客切身观赏、体验一次焕发新活力、新魅力的传统端午节。
(图片由晋源区委宣传部提供)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