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研学游 “知行合一”在路上

2023-08-26 14:07:54 来源:文旅中国

暑期将尽,各地博物馆热度不减,仍然是中小学生向往的学习场景和研学的优选之地。在四川,夏日里的博物馆挤满了各色队服的研学游团体。小朋友们徜徉在广博的历史海洋中,带着好奇心研究“镇馆之宝”、特色文创,开启全新的学习体验。

“三星堆研学,还有最后两个名额,开学前给孩子安排上吧。” 四川省旅行社协会研学专委会主任黄海在朋友圈的研学海报一发出就收获了许多点赞留言,名额也瞬间报满。尽管临近开学,研学游市场依然火热。


(资料图)

市场热的背后,竞争也异常激烈。黄海分析,今年旅游市场复苏之后,很多旅行社和教培机构看到了研学市场的商机,纷纷入局。

在成都市民李菲所在的家长群里,前段时间最火的话题就是各种研学机构的推荐,家长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害怕遇到“拍照打卡式”的研学游。交流中得知,更多家长倾向于知识获得型的研学活动,并对“背古诗通关”和“课后作业”等互动形式颇为赞许。

“早上7点就出门了,在三星堆参观的3个小时里,娃儿全程兴奋,回来还手舞足蹈地给我显摆。”看着带队老师发来的视频,李菲十分满意。这个暑期,她已经先后给孩子报名参加了杜甫草堂游、同济大学研学游、成都白鹭湾寻虫记和三星堆博物馆游,目的就是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多元的知识体验。

深夜12点23分,研学游家长群弹出消息:“女生房间第三次查寝结束,均已睡熟。”出团期间,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是常态,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也为了让家长放心,四川智学乐研教育管理有限公司研学项目负责人冰冰和同事们坚持将标准化的流程执行到位,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收获更好的口碑和更多信任。冰冰表示,喜欢并坚持这份工作,因为和孩子们在一起可以重返童年,始终保持一颗童心。

这个暑期大热的还有成都博物馆,门口经常大排长龙。该馆交流宣传部主任王立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博物馆每天大约会有10个以上的研学团队预约参观,其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参观秩序方面,出现喧嚷插队或触摸展柜等不文明行为。此外,王立表示,成都博物馆目前正在打造自己的研学项目,以期为社会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文化服务,辐射更多的观众群体。

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陈列馆)于今年7月27日起试运行,近600件文物首次亮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参观,临近开学也是人气满满。据了解,新馆试运行过后,三星堆博物馆的社教部门也将开展专门的研学工作。

如何避免打卡式旅游,让博物馆研学“研之有物”?从学校老师转型研学机构负责人的马良珍感触颇深。2017年从学校辞职之后,马良珍成立了一家专门针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公司,对她而言,如今的工作依然是与小朋友打交道,却“更有成就感”。通过研学,孩子们的知识获取有了更直观更有趣的途径,在真实的环境中触摸历史和自然,更能体现教育的“知行合一”。

研学课程不等于旅游产品,它有具体目标、落地方法,以及需要配备丰富的教具。马良珍告诉记者,在其带队的青少年研学活动中尤其注重教育属性的表达,会通过参观、比较归纳总结等方式,用高阶的学习方法让孩子们收获更多。以参观三星堆博物馆为例,研学团队会针对其中某个专题深挖知识点,对出土的文字符号、青铜人像的外貌变化、古蜀人的建筑变迁等做主题讲解。“在讲解中必须充分借助教具和教学经验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否则就容易走马观花了。”马良珍说,在博物馆里配置耳麦、准备有趣的教具,以及在参观途中提出开放式问题等都可以有效提升研学游的品质。

“从发展趋势来讲,主题性的研学游将逐渐占领市场主流。”黄海分析认为,研学行业要良性发展,需要在师资力量上引入更多专业领域的专家和导师,课程设计也应当“投其所好”,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设计可以动手动脑的产品,同时要考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加评价体系、成果展示等内容。

(文内配图均为研学团队在三星堆博物馆参观学习 海 峰 摄)

2023年8月26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博物馆研学游 “知行合一”在路上》

↓ ↓ ↓ ↓ ↓ ↓ ↓ ↓ ↓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