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扎堆,房子涨疯…中产致贫有了新方法?

2022-10-29 06:13:36 来源:教育快播网

图|三十而已

文 | miki粥

全文2900字,阅读时长大约8分钟。


(资料图片)

这半年,不少朋友考虑往外走。

但是出国留学移民,漂洋过海去万里之遥的国家生活,你真的想好了吗?

01

大概五年前,我身边有很多朋友考虑带娃出国,狠一点儿的,当时都已经登陆了北美欧及澳洲大陆…

申请学校、买房置业,把自己变成自由职业者。甚至有人不惜让老公辞掉高薪工作去海外留学,夫妻天涯各守一方,就为了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至于什么是更好的教育,可能很多人都没想清楚。只是懵懂地感觉:国外不卷、纯英文教学,且费用不贵,小孩边玩边学就能顺利考上好大学…这就够了。

但迈出这一步后很多人发现,生活好像并没有想的那么如意——

有钱人住在自己的别墅里,开窗是一片森林。度假可以心旷神怡,天天看不到人烟就会吐槽「这个大农村」;

中产则需要两地供血,用钱精打细算,让两边的日子都过得紧紧巴巴。更烦心的是为了搞钱养娃两地分居,无论国内国外,经常是爸爸单枪匹马奋斗,而当妈的永远在一拖二挣扎。

明明爹妈是为了小孩更好的成长,却被搞成了「单亲人家」。

小孩在国外避开了内卷、避开了户籍学区带来的教育不公平,得到了包容度更高的英文教育;但家长要放弃三四十年的生活习惯,跑到国外白手起家,还要忍受国外不同程度的排挤…

很多人内心挣扎,但进退两难。

继续待下去面临的是经济的压力、生活的不适,以及家庭分离之苦,但要回国又不甘心,为了出国已经投入了几十万甚至数百万的成本…

他们被卡住了。

正在此刻,疫情爆发了。这给了那些犹豫不决的家庭一个回国的理由,他们纷纷离开了那些曾经「看起来很美」的新大陆,丢下了自己的车和房。

今年有个朋友买了一张高昂的机票,回去处理了自己海外的房。原计划一个月来回,国外办事效率让她足足待满了3个月才解决掉。

折腾了一圈之后,她选择了国内的生活,还有一些人选择了再出国。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出国之前想清楚吧!

02

对计划带娃出国读书拿身份来说,政策肯定是最需要研究的问题,但却不是全部问题。

之前认识一个家长,家庭固定资产2000多万,家庭年收入200W左右吧。每天都小孩的教育焦虑,因为在国内没有读到最好的学校。

她想带娃去新加坡读书,通过海外跳板实现升学的弯道超车。但又非常犹豫,犹豫的原因是觉得没钱,教育备用金只有百万,怕出去之后没钱断供…

当时我很震惊,资产2000多万,教育一出手就是百万投入,居然觉得自己穷…这是不是有点凡尔赛?

直到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深入而痛苦地探讨了现在新加坡生活的问题,才发现原来不是家长眼光太高,而是我的格局不够。

文章内容简单总结就一句话:人在扎堆,房子涨价。

比如,新加坡中高端酒店的价格是去年的3、5倍,豪华的价格已经5倍起;

再比如,租房价格官方数据上涨了20%,但实际普涨了30%-50%。而且越是中高端住宅,涨幅越是离谱。

感觉就是一股非常疯狂的浪潮,是的,只能用疯狂来形容,无数有钱的中国人涌入新加坡,疯狂的来送钱,挡不住的感觉。

@caoz的梦呓

这意味着什么?

有钱人蜂拥而入,拉高了房价和房租,甚至车牌的费用,最终导致中产家庭的海外教育成本大幅拉高。两百万带娃出国,放在两年前可能够用,但现在烧钱如烧纸,加码的生活成本不友好了,日子开始艰苦了。

之前一个小留学生吐槽,说留学是新一代上山下乡,如今这话搁在陪读中产身上一点儿也不违和。对为了改善孩子教育而奔赴的中产来说,生活越来越折磨。

有些去新加坡的人都是大厂骨干,凭着一把技术可以很好地移植到海外工作,随同的家人也能找工作,有英文口语能力在新加坡当中文老师补贴家用。

如今这个政策也取消了,对于没有身份的他们来说,一个人单枪匹马支撑起高涨的生活成本,变成了很大的挑战。

而想拿身份也很难。因为富豪量大,移民门槛已高达1亿…

之前有个做海外房产的朋友跟我说,他这两年的业务重心已经放在新加坡,帮有钱人做家族办公室。我好奇地问他,这项业务资金量多高起?他说最少2个亿,还只是一个起步价而已…

新移民的徒步局成为重要的社交活动,然而在这个活动中,你会发现,前后左右,跟你打招呼的,几乎都是各个投资基金,家族办公室的人,我甚至忍不住吐槽,新加坡的中国投资人太多,创业者显然已经不够用了。

作者算了一笔账,高昂的房租+国际学校的成本,就算月薪1万新币(折合5万人民币)也只能过赤贫生活。如果是两个子女…大概率还要拿积蓄贴补。

这就是带娃出国的中产要面临的现实。

我问在新加坡生活的朋友最近感觉怎么样?她说中国人好多。

生活成本确实大幅增长,但相比自己渴望的教育来说就还好。我知道,因为他是早已实现财富自由的那一拨。

而且这样的变化,不仅仅发生在新加坡。

带娃去北欧求学的妈妈前两周跟我说,今年在稍微市区一点儿的地方想租房,房价翻倍不说,想要还得用抢的啊…

这个感觉好像回到了国内春运,以为出来是躺平,谁知道生活卷出了花。

03

新加坡的朋友说,身边有钱的人一把,但需要算计着生活的也不少。

对于后者来说,同样的成本在国内可以过得不错,但出来可能就感觉吃力。不过,能想的办法也很多,虽艰苦也不至于真的就活不下去…

最重要的,是看你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走或留各有利弊,捋清楚你是一时冲动,还是想明白后的人生决策?

现在想要出去的中产家庭主要有三种类型:

有一部分人因为日常里的一些小事突然爆发,就觉得自己不走不行。

比如连续几天的雾霾天,一两次的网课,觉得头悬达摩斯之剑,身边危机四伏,小孩不能好好上学?可能连好好活着都做不到。

这些人通常觉得带娃出国是刚需,但实际上过于冲动。国内也许过得有不如意,国外也未必就能事事顺心,一旦挫折就难免心理落差,最后大概率会「骑虎难下」。

利弊还是要在心中列一张大清单。

还有一部分人跟风,朋友走了所以自己要走。

如果只是羡慕别人种菜养花,过上了你向往的生活还好,就怕是为了「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吃穿不愁闲的没事跟自己安逸的生活赌气——

原来大家国内都差不多,现在她朋友圈里发一望无际的后花园,绿色草皮配古堡,凭什么我就只能发中产标配山姆一日游,配图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所以要走!还要碾过圈层的平均水平,别人去泰国我就要去新加坡,别人去欧洲我要去北美登陆…但是啊!

出国后发现,原来森林一样的后花园,并不是小红书上的P图式体验,会给你的风景画面配上梧桐路的咖啡、丽思卡尔顿的下午茶,国外是真的空旷,带着一种归隐钟南山才能拥有的寂寥。

很多追风者都受不了,在美国拍纪录片的时候我听当地的朋友说,陪读妈妈很多都因为生活太过于无聊而抑郁成疾。

还有一种不冲动,为带娃出国精打细算,看学校、研究当地物价,细到了每件事的开销。

这些家庭是中产未满,抗经济风浪的能力就比较薄弱。但为了孩子愿意放手一搏。一般爸爸在国内赚钱,妈妈陪娃到国外读书生活,最大的困难就是「中途断供」。

要么是国内经济情况不乐观,要么是国外生活成本通胀,劝这类家庭带娃出国慎之又慎,如果最后决心奋力一搏,要积极做好心态建设。

当然,如果你斟酌再三还是决定奋力一搏,那我最后要建议的是:

赶早不赶晚。

参考资料&引文:

[1]《新加坡最近怎么了》,来源公众号caoz的梦呓/作者caozsay

-END-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