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记者10月31日从山东省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过去几年,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将非遗的保护传承发展,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取得明显成效。非遗项目在助力乡风文明的基础上,促进乡亲增收致富,为新时代乡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济南市于2015年启动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全面展示当地历史文化,讲好当地故事,从村级、镇级至县区级都能让当地人知晓当地文化,让外地人了解本地文化,真正走上以文化促发展的乡村文化振兴和传承之路。2018年起,制定《济南市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分别给予5万元和3万元的资金补助。共计扶持建设55个镇级、139个村级历史文化展示工程,2020年针对黄河流域非遗展示,扶持建设10个黄河文化非遗展馆。
自2017年起,济南市建立市级传统工艺振兴项目库,每年评审5个项目纳入项目库,给予连续两年资金扶持。一些具有市场潜力的项目均纳入扶持计划,如商河老粗布、孝里米粉、桥式木作等一批特色鲜明、有市场潜力的项目得到扶持发展,成为我市带动乡村振兴的品牌项目。
同时,济南市组织传承人开展技艺培训班,扶持章丘传统葫芦雕刻技艺、商河老豆腐等3个项目举办培训班45班次,培训达4000余人次,带动就业1000余人。中国结艺、德兰柳编等项目开设非遗公益传习班,培养学员数万人。
此外,济南市推动非遗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挖掘当地非遗资源,扶持非遗项目发展研学、体验。章丘龙山黑陶、白云湖蒲草编织、现林石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等一批非遗项目纷纷建设体验馆,与周边旅游资源结合,开展红色旅游、党建游、采摘游、自驾游、研学游、体验游等,每年接待游客少的达到5000多人,多的达到5万多人次,形成了龙山文化小镇、扁鹊文化小镇、五音戏文化村、老干烘茶园等一批非遗特色镇村。
近年来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领域,济南市坚持项目带动、重点扶持的原则,遴选重点项目实施重点群体帮扶,涌现了一批典型。
秧歌古村引来“金凤凰”。商河县袁窦村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鼓子秧歌的发源地之一。该村将鼓子秧歌和农业生产融合起来,打造以鼓子秧歌表演为文化地标的乡村旅游综合体,集演艺、观光、餐饮、会议、果蔬采摘等于一体,成为远近闻名的鼓子秧歌品牌村、省级旅游特色村,有效带动了群众致富。
老粗布织出“致富路”。商河老粗布与产业发展、品牌打造和增收有机结合,打造了“泉城五彩”老粗布品牌,建立起“互联网+”电商平台,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俄罗斯,既创造了丰厚的经济价值,也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一块老粗布,“织”出了乡村幸福生活。
(图片由苏锐拍摄)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