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优惠、旅游年卡……各地近期陆续宣布或推出很多旅游优惠政策,既有老政策的延续,也有新政策的出台。在诸多利好政策的扶持和保障下,更多游客走出家门,文旅消费加速回暖,文旅市场持续升温。
(资料图片)
广西:
多点发力推动产业振兴发展
中国文化报驻广西记者 宾 阳 文/图
▲ 壮乡首府南宁夜游经济人气畅旺。图为2月14日情人节之夜,南宁市国贸中心商圈的“绘公仔”摊档,数十对青年男女在涂绘形式各异的“绘公仔”,表达爱意。
2月10日,桂林市区时雨时晴,天气微凉,象鼻山旁的观景台迎来了一波又一波合影打卡的人群,人们的欢笑声与江面上来来往往的竹排、游船声响交织融合在一起,非常热闹。据统计,2023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桂林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75.8万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77.89%,这正是广西旅游业强劲复苏的一个缩影。
2022年底开始,广西各地积极开展“冬游广西”“广西人游广西”等系列活动,助推文旅市场升温。其中,北海市推出“漫游暖冬海丝古港主题”“暖冬乘风破浪体育主题”“滨海有约——北海非遗主题”3条2023新春旅游精品线路及十余项景区门票优惠措施,全面提升春节假日优质旅游供给;梧州在推出近看梧州·岭南风情游、茶船古道·六堡茶韵游、岑山秀水·乡村休闲游、诗画石表·邂逅丹霞游、康养蒙山·冬日疗愈游5条旅游精品线路的同时,还为游客发放价值超100万元新春文旅福袋;崇左市开展2023“开年游崇左·山水边关探秘游之旅”主题百车自驾进崇左、2023“开年游崇左·粤桂包列首发团”走进魅力崇左等活动,吸引粤港澳大湾区广大游客的关注。
一系列文旅市场促销活动的举办,使南宁青秀山、园博园、方特东盟神画,桂林阳朔西街、漓江,北海银滩、涠洲岛,崇左德天跨国瀑布,贺州黄姚古镇等热门景区迎来游客暴涨,均为近3年游客高峰。
在各级政府不断出台优惠政策措施的同时,一些旅行社负责人反映,今年春节期间,旅游市场复苏以散客游、自驾游为主,免门票等政策刺激了旅游市场恢复,但景区和旅行社等相关行业主体的收益不多,旅游市场整体恢复需打通市场循环的堵点。对此,广西各地的行业协会和文旅企业积极行动起来,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助力广西文旅产业振兴发展。
桂林市导游协会依托自身优势力量,聚合新媒体矩阵协同宣传效应,积极宣传桂林旅游特色。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全员营销的方式,鼓励员工开通公司微商城一级分销商资格,依托微商城平台的分销系统销售上架的各类产品。
广西旅发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结合时代发展与青年喜好创新设计组织了“城市微旅行”青年文化旅游系列活动,通过打造城市主题游、周边游、露营野餐游等微旅行的出行新方式,让广大青年一起出行、学习、交流、分享,注重行中学、游中感、娱中享以及强互动、重体验等服务,以达到活动的实效性。
依托中国电信平台打造的“广西旅游年卡”产品,以“一张门票钱,尽兴玩一年”的理念成功策划打造了大明山、花花大世界、桂宿通等多款产品,积极为景区、民宿引流增收。其中,“桂宿通”是广西首个覆盖全区跨省可用的住宿年卡系列产品,以1晚价格住6晚的理念解决非节假日民宿资源空置问题,推出短短5个月就接入120多家特色民宿,涵盖广西14地市及黔、滇、湘、粤邻省,销量8000多张。
“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的实施和产品的创新,展现了广西文旅市场强劲回暖趋势。与此同时,消费者的多元需求也对旅游市场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升行业服务水平迫在眉睫。”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丰富旅游业态,延长产业链,探索多层次的复合型旅游发展路径,就不能只关注自身区域,各自为战,通过与周边省市旅游热地联合推广,差异化规划发展,形成合力,这样既能做大众化跟团游,又能根据趋势和游客需求开展高端私人订制,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黑龙江大兴安岭:
政策加持 游人如织
中国文化报驻黑龙江记者 张建友
▲ 黑龙江漠河市北极村景区举办非遗美食节,引来大批游客。 关卫宏 图
▲游客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乡体验鄂伦春民俗 关卫宏 图
元旦过后的50多天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或组团、或自由行,走进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北山森林公园、新林区爱情小镇、塔河十八站古遗址、漠河观音山等景区,参观、购物,玩得不亦乐乎。大兴安岭地区旅游服务中心主任关卫宏说,在《大兴安岭地区促进文旅产业恢复发展扶持政策》(简称《扶持政策》)的支持鼓励下,当地的文旅产业正在快速走向复苏。
据关卫宏介绍,2023年1月份该区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均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70%。北极村景区1月份旅游人数同比增长587.75%,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86.4%。
为促进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复苏,大兴安岭地区于今年1月初制定了《扶持政策》,通过文旅产业项目扶持政策、文旅重点企业扶持政策、旅行社引客入区扶持政策3项政策8条具体措施的落地实施,推动了文旅企业快速纾困解难、复工复产、创新业态、恢复发展。
《扶持政策》第5条规定“旅行社按100%比例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受到了大兴安岭地区旅行社的大力欢迎。在此政策激励下,各大旅行社积极联系全国各大客源地,通过旅游专列、自驾游、组团游、大巴游等各种方式引客到大兴安岭。大兴安岭绿海假日旅行社栗素芳总经理说,《扶持政策》让我们对大兴安岭地区旅游市场充满信心。
据了解,随着《扶持政策》中支持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旅游商品提档升级、旅游住宿服务质量提升等政策的推出,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来自浙江省杭州市的游客金先生在鹿鼎山景区赏冰乐雪、在红石砬子悬崖峭壁上观赏冰雪奇观冰瀑、在冰雪嘉年华园区体验冰雪趣味。呼玛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于长林说,有了扶持政策,景区的引客功能更强了。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扶持政策》中的“支持旅游餐饮企业自主研发”措施的推出,为大兴安岭地区美食餐饮界注入了极强活力,肉火烧、熏鸡豆腐串、野菜包子等各种具有大兴安岭地域特色的美食推送到游客面前,好吃不贵、货真价实,深受游客青睐。
《扶持政策》明确规定,对组织航班团组团、火车团组团、旅游大巴或自驾车团组团的旅行社进行重奖。在这一政策的激励下,大兴安岭地区的上百家旅行社的引客激情被充分调动起来,通过走出去推介、对接客源地旅行社、新媒体平台发布旅游信息、拍摄短视频介绍景区特色等多种方式,将天南地北的游客引入大兴安岭。
在《扶持政策》的大力带动下,大兴安岭地区的文旅产业正在走向振兴,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种旅游要素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各种业态不断丰富。特别是以森工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冰雪文化、生态文化、玉石文化及非遗项目为特色的文创企业、旅游纪念品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打出了大兴安岭地区文旅知名度。
关卫宏说,《扶持政策》在加快促进市场回暖、推进旅游品牌营销、科学设计旅游线路、拓展客源市场、释放消费潜力等各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并持续增强大兴安岭文旅吸引力、影响力和美誉度,为大兴安岭地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助力作用。
江苏:
多措并举加快市场全面复苏
中国文化报驻江苏记者 王 炜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这个春天,人们盼望着走出家门。刚刚过去的周末,南京的地铁、博物院、公园等场所人气再上台阶,“人山人海”又回来了。江苏多个场所最新统计显示,日均客流量迎来今年新高。
随着疫情影响减退,经济社会逐步复苏,民众出游热情快速释放。上周日,正逢南京国际梅花节开幕后的首个周末,南京东郊梅花山迎来客流高峰,赏梅踏青的游人络绎不绝。“玄武湖上周日接待游客7.5万人次,迎来今年单日接待量新高。”南京玄武湖景区管理处办公室主任戎飞霞告诉记者,疫情调控以来,人流快速增长。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南京夫子庙景区人气爆棚,文旅快速复苏,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双创新高。
疫情防控措施不断调整优化,民众出游的热情持续走高,如何持续推动文旅消费市场强势回暖?“从目前情况看,江苏文旅市场在新年实现‘开门红’,但巩固发展这个良好恢复态势,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丰富优质产品供给,加大消费引导促进力度,持续用力推动文旅市场加快全面复苏。”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川表示。
2月10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发布会,发布《关于促进全省文旅市场加快全面复苏的具体政策举措》。该政策举措共15条,从加大财税金融对文旅产业项目支持力度、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加强对文旅消费引导和促进、优化文旅市场消费服务环境等方面精准发力,促进全省文旅市场加快全面复苏。
《具体政策举措》首先提出,加大财税金融对文旅产业项目支持力度。其中包括,加快下达9000万元省级文化和旅游发展资金,重点支持消费提振、产业融合、数字赋能等项目。继续下调省级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利率1个百分点,全年新投放项目数量占比不低于30%。安排2600万元省级文化和旅游发展资金,对组团成效显著的旅行社和提质升级的等级旅游民宿等进行奖补。
在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方面,推出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15个,示范小剧场和小剧场精品剧目各10个,乡村旅游新业态创新示范项目100个,非遗工坊30个,智慧文旅示范和培育项目30个,新型文旅消费项目30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5个,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30个以及一批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和培育项目。结合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推出10条“看百戏、游江苏”精品线路,遴选推出10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
“经历疫情的旅游业像是生了一场大病,行业内都希望在此旅游市场复苏的关键时刻,尽快开展业务。‘苏十五条’的出台,切实抓住了旅行社行业资金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进一步提振了行业信心。”中国国旅(江苏)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高志勤对政策出台带来的积极促进作用充满信心,这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当前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心声。
内蒙古:
利好政策掷地有声
中国文化报驻内蒙古记者 王 慧文/图
▲ 首批南方游客抵达内蒙古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伴着春的气息,内蒙古迎来了粤蒙“百万人互游”首发团的客人。悠扬的马头琴声、纯洁神圣的蓝色哈达让来自南方的客人喜出望外。“我是第一次来到内蒙古旅游,内蒙古的蓝天白云和骏马十分吸引我,退休后的第一次旅游就选择了内蒙古,希望能有好的体验。”来自广东的游客刚下飞机就拿出手机为自己拍照留念。
为了让内蒙古的旅游快速复苏,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实施“引客入蒙”计划,持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开展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安排内蒙古自治区财政资金2000万元,对招徕区外游客在区内过夜的旅行社给予奖励。制定出台提振市场信心、惠企纾困相关政策措施。开展旅游专列、旅游包机等定制服务,完善游客“落地租车、异地还车”服务体系,对旅游企业“引客入蒙”实施奖励。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一系列稳定市场的重磅政策,同时鼓励全区国有A级旅游景区实行不低于五折的降价优惠或免首道门票,通过门票减免办法拉动景区及周边综合消费。在原有政策深入实施的基础上,陆续出台新政策。内蒙古对文化旅游业真金白银的支持,为文化旅游业重回发展“快车道”提供了重要支撑。
旅行社有了“娘家人”的支持,做事也更有底气。减免门票、交通补贴等一大批利好优惠“政策包”不仅帮助旅行社解决了困难,也让旅游市场迅速升温。景区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品质,依托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重塑品牌,激发旅游市场活力,也让来内蒙古的游客感受到内蒙古文旅事业正在迈出新的步伐。
近日,内蒙古召开的2023年全区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秦艳提出,要着力推进文旅产业发展,主动适应市场形势变化,调整制约消费的过时政策,推出一批针对性更强、含金量更高的扶持政策,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业态、开辟场景、优化供给,进一步释放被抑制的消费、激活有潜力的消费。调整优化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统计核算口径,将更多文化和旅游新业态纳入统计范畴。
干事创业需要人才,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针对文旅行业人才供给需求的困难,提出了要根据企业需求举办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行业校企对接会,实施高校师生进企业、文旅企业进院校“双进工程”,促进旅游人才供需有效对接。搭建校企“连心桥”,既解决了企业用人难的问题,也让毕业生有了就业保障。
校企对接会、政银企对接会……帮助文旅行业找人才、找资金、找出路。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推出的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举措,为内蒙古文旅复苏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让来蒙游客迎着春日里的暖阳,向内蒙古草原深处快乐进发。
2023年2月27日《中国文化报》
第3版刊发特别报道
《组合拳、先手棋,推进文旅市场加速复苏》
↓ ↓ ↓ ↓ ↓ ↓ ↓ ↓ ↓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