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舆情关注:游客在圆明园攀爬遗址

2023-03-16 20:02:13 来源:教育联播网

近日,一组游客在圆明园遗址攀爬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几名男子无视园区广播和指示牌劝阻,在遗址上踩踏、攀爬、拍照,被工作人员出面斥责时,男子笑着说“我是农民,下不为例”。目前,涉事人员已被依法行拘,圆明园管理处已将涉事人员列入不受欢迎名单,禁止其进入圆明园游览。

图源:网络
一、舆情统计与走势分析

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舆情监测系统,以3月8日0时至3月16日15时为周期,以“游客在圆明园攀爬遗址”相关关键词进行信息检索发现,监测期内的舆情高点出现于3月10日。目前舆情热度已完全消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图:舆情关注走势图

3月9日,一则有游客在圆明园遗址攀爬的视频,引发舆论关注。@西部决策发文【#网传游客翻越护栏攀爬圆明园遗址# ,园区:正在核实,会加强管理】,@新闻晨报、@南方都市报、@江南晚报等多家媒体纷纷转载报道,舆情开始发酵。

3月10日,@环球网发文【针对“游客在圆明园攀爬遗址”,海淀警方已将涉案人员查获】,新京报官微发文《游客在圆明园攀爬遗址,后续来了》,微博话题#警方通报游客在圆明园攀爬遗址#一度冲上热搜榜,引发网民热议。舆情热度至当日到达峰值,实时传播信息量为9158条。此后舆情关注度逐渐下降。

3月12日,圆明园管理处发布通报称,攀爬圆明园遗址文物的游客已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管理处也已将涉事人员列入不受欢迎名单,禁止进入圆明园游览。光明网、央广网等媒体均转载报道,舆情热度较11日有所上升。

截至3月16日15时,相关舆情信息总量共计29768条,包括客户端14391条,视频7408条,微博5773条,网站1029条,微信971条,互动论坛181条,数字报15条。从媒体渠道来看,客户端和视频是舆情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分别占比48.34%和24.89%。

二、网民观点
对“游客在圆明园攀爬遗址”相关网络评论汇总后发现:
图:网民评论分布图

一是,纷纷指责涉事游客,认为文物古迹神圣不可侵犯。占比为44.32%,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光辉在郑州:这些游客太无知了,把珍贵严肃的遗迹当成了玩乐的工具,应该好好教育。

@一博要开心一辈子:真是,对历史毫无尊重之心啊!圆明园是我们应该铭记的。

@酱油虎:历史应该铭记在心,而不是到此一游!

二是,呼吁广大游客增强文明素质,养成文明出游的习惯。占比为36.11%,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用户2915004957384:提高素质,文明旅游

@用户2163329913587:太不像话了,有些人的素质亟待提高。

三是,认为涉事人员被依法行拘起到了警示作用。占比为19.57%,典型网友评论如下:

@大家钓:一点都不冤,很好的起到了警示作用

@牛掰掰:拘得好,一节生动的警示课。

三、舆情点评

近日,一组游客在圆明园遗址攀爬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人民网、央广网、光明网、工人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经济网、新京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纷纷进行评论报道。有媒体认为,在圆明园这样的古迹恣意攀爬,不仅暴露了涉事游客缺乏基本的文明素养,而且显示出其缺乏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同时,在社交平台上,游客攀爬圆明园遗址的行为受到多数网民的指责。一方面,网民认为文物古迹神圣不可侵犯,在圆明园这一特殊历史文化古迹随意攀爬,不仅容易对珍贵文物造成损害,更是对公众民族情感的一次伤害。另一方面,网民认为涉事人员被依法行拘,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呼吁广大游客增强文明素质,养成文明出游的习惯。

近年来,游客违规进入景点、损坏名胜古迹的事件时有发生。2021年7月,有游客使用登山手杖在“梵净山金顶摩崖”石壁处进行刻划,对文物造成了不可逆损害;2021年9月,黄山风景区处置一起游客“故意损坏名胜古迹”案件;2023年2月,钟山风景区梅花山片区一游客站在石刻文物上拍照引发舆论热议……不文明旅游陋习不仅违背了社会公德,有的还涉嫌违法。保护文物古迹,人人有责,广大游客在参观景区时,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不能随意破坏景区文物。当然,要保护好景区,除了依靠游客的自律外,还需相关部门加强监管,采取有效的管理和防范措施,发现一起严肃依法惩处一起,以儆效尤。如此,才能让不文明陋习无处遁形。(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

责编:奚暖二审:唐志成 三审:赵婷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