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
生态护海,重现碧海蓝天
看了一辈子海,莱州市城港路街道朱旺村党委副书记杨景洲还是喜欢看海。傍晚时分,跟着杨景洲漫步在村西侧的岸滩,一个浪花涌来,杨景洲挽起袖子抓住了一只几乎透明的水母:“只有水质好,它们才会出现。”
(相关资料图)
20年前,这里曾经大搞海上养殖。粗放的发展方式短期内带动村民致富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那个时候满地都是大米草,岸滩到处都是进排水的管道,海水可不像现在这么干净。”杨景洲说,“看着现在的大海,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
山东是海洋大省,3500多公里绵长海岸线,近16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居全国首位。山东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加强入海河流总氮控制和入海排污口整治,持续强化海洋生态保护,全面推进海洋生态修复。近年来,山东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稳定在90%左右,海洋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碧海蓝天的美景进一步擦亮山东海洋生态“名片”。
入河入海排污口一头连着河湖库海,一头连着生产生活,是打通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的关键环节。烟台是全国入海排污口整治试点地区,以朱旺村为例,村里的海水养殖渐成规模,但随着养殖种类的增加、设备的老化,养殖园区出现排水渠淤塞、排口数量多、管理粗放、监管难度大等问题。“朱旺渔业园区采用大棚(池塘)养殖—初级过滤—沟渠集流—集中蓄水池塘沉淀净化、漂浮式生物滤膜净化及藻类净化—二次循环利用或无害排放的方式进行升级改造,园区内445个养殖大棚实现养殖尾水无害化处理排放,逐步解决近岸海域水污染问题。”在线监控房中,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莱州分局党组成员贾洪松向记者介绍,“我们在园区尾水末端安装了水质在线实时监测设施,几项污染物是否达标,一目了然。”
山东把入海排污口整治与促进海洋绿色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引导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由“大引大排”向节能减排转变、由单层养殖向多层养殖转变、由单一养殖向种养结合转变、由无序排放向集中管理转变,多措并举推动海水养殖尾水排口整治。“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整治入海排污口20882个,占全部入海排污口的99.8%,超过年度整治任务19.8个百分点。”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赵辉介绍。
扎紧入海排污口的同时,山东不断加大海洋生态修复工作力度。行走在日照海滨海龙湾区域的沙滩上,一条弧形的长堤绵延入海,这是全国首个港口工业岸线退港还海、修复整治成生态旅游岸线的典型。日照分期将紧邻城区的石臼港区北港池的大宗散货搬迁至远离城区的南作业区,减少港口生产作业对城市环境影响。“我们对煤码头搬迁后腾空的海岸线进行修复再造,通过‘先期人造+后期自然淤积’的方式,让岸线恢复到原有自然状态,形成沙滩面积约46万平方米,与北侧紧邻的灯塔风景区和阳光海岸融为一体。”山东港口日照港二公司生产保障中心主任王国栋告诉记者。
如今,湛蓝的海水中时常出现江豚、大海龟等海洋动物的身影。未来,这里还将形成集休闲度假、金融贸易、国际邮轮、人文居住四大片区于一体,城市景观岸线与港口生产岸线协调发展的日照特色海岸新景观。
共护蔚蓝海洋,山东深入落实湾长制,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靠上抓,推进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显著增强。同时,山东自我加压,将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范围由沿海的7个城市扩展至重点入海河流上游的7个内陆市的41个县(市、区),形成全流域系统治理的战线。
如今,从渤海之滨到黄海之畔,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正成为山东最亮丽的风景线。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