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端融媒体记者 于怀峰
(资料图)
6月2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副省长范波和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有关情况,解读《2022年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山东省副省长范波介绍山东的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连续两年超过93%。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美”是山东现代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涵特征。各级各有关部门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要求得到有效落实。大力培育生态文化、弘扬生态道德、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自觉承担起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广大群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持续提升。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聚焦蓝天、碧水、净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连创监测记录最优。与2013年相比,2022年山东省PM2.5平均浓度下降63.3%,优良天数比例增加33.2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从60.8天下降至3.5天,重点河流COD和氨氮分别改善27.7%和75.8%。
生态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建立覆盖全域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黄河三角洲、东平湖、南四湖、泰山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东方白鹳、青头潜鸭等珍稀动物在山东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岱青海蓝、万物共生的美丽画卷在齐鲁大地绘就舒展。
全面绿色转型取得突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两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全面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超过7200万千瓦,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山东省“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32.9%,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主要指标基本完成。
环境治理体系逐步完善。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颁布实施,《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即将施行。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省市县全部成立生态环境委员会,河(湖)长制、湾长制、林长制等全面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扎实开展,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全面推行,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实现全覆盖、全兑付。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综合成绩连续两年全国第一。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形成。
2022年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提升——
过去一年,山东的蓝天更多了。山东省PM2.5平均浓度达到36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善7.7%,浓度和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6省市中均排名第二,近三年年均改善幅度超过10%;山东省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73.2%,同比改善2.1个百分点。
过去一年,山东的水质更优了。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83.0%,同比改善5.2个百分点;Ⅴ类及以下水体连续两年“清零”,黄河流域、南四湖流域、小清河干流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均首次达到100%。近海海域水质良好面积比例93.3%。
过去一年,山东的生态更美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黄河口国家公园加快创建,长岛列入国家公园总体布局,黄河口、南四湖、胶州湾等地候鸟翔集、栖息越冬。现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9个,数量居全国第一方阵。优化提升各类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地,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城市口袋公园,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强势开局——
排放大幅降低。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和能源转型发展九大工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污染有效治理。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推动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生态持续改善。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生态补水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