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一脚踏四县,鸡鸣闻两市。”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淹子岭村,海拔876多米,被誉为山东海拔第一村,素有山东“小西藏”之称,入选“齐鲁最美田园”。从仅有一辆自行车,到上世纪90年代才有了“带货”的第一辆摩托车,再到如今38户有了22辆小轿车……2008年,村里有了第一条硬化路;2019年,一条被百姓亲切称为“天路”在高耸入云、遍山流淌的绿色里将山、水、林、岭、村串珠成链,小山村出行道路和交通工具的变迁见证着淹子岭的沧桑巨变,淹子岭村在乡村旅游的快车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开方前先把脉,破解交通难题。淹子岭村的贫穷受制于交通,脱贫后奔小康也得益于交通,发展乡村旅游更离不开交通。当地投资7000多万元,对包括淹子岭村在内的7个山顶村沿线修建了平均海拔800米、全长66公里的环山路,将淹子岭与龟山夕照、双崮拱壁、范家摩崖、齐鲁古村、最美田园等十大胜景串联起来,沿路皆是风景,更让淹子岭村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
引得源头活水来,引入社会资本。当地依托高山自然景观,建设了面积3600余亩的淹子岭房车露营公园。2020年以来,该项目不断延伸旅游路线、提升营地景观和配套规格,继续向营地以南延伸了悬崖栈道1000米,打造游客接待中心一个,投资380余万元打造了700余平米的高标准悬崖餐厅,实现投资4170余万元,现有房车40辆,休闲木屋、太空舱民宿、露营帐篷120个,当年接待观光游客11万余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扶贫项目——嵩山1号大道天虹路途径淹子岭村,该道路硬化生产路57公里,建设主路管涵107座、支路管涵47座、错车台31处,全国扶贫现场会进行了专题观摩。
全要素高质量供给,完善设施配套。对进村道路、村界节点、村标设置和路域整治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了“杏花大道”“流苏大道”“海棠大道”“彩虹大道”等旅游道路,安装交通标识牌12处,涉旅游场所旅游标识牌6处。建设能容纳800多停车位的绿色停车场。完成道路彩化、绿化工程,建设了森林防火和景观池2座,修建景观水系300余米,铺设石板路2000余平方。建成农家乐9家、特色餐厅3家、咖啡吧 1家,可同时满足1700名游客的餐饮需求。村庄绿化、硬化、亮化、彩化、美化等“五化”同步进行,在村内按放垃圾桶50个,在大街小巷栽植鸢尾60000株,欧石竹12500竹,五角枫160棵,月季10000株。高标准配备旅游厕所5处。加快推进村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垃圾中转站1处,增加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套。
淹子岭村,是典型,更是镜子,折射出的是沂蒙革命老区一个小山村求生存、求发展、求振兴的奋斗历程。如何将绿水青山兑现成金山银山,淹子岭村打造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践胜于雄辩。
思路决定出路,发展源于定位精准。践行“两山”理论,走“生态路”,念“致富经”,打“产业牌”,一路一景、移步异景,变交通线为风景线、变田园为景区、农家为客舍,把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以旅助农、以农兴旅,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突出党建引领,底气来自党群同心。党组织领办,实行“党组织+合作社+公司运营+农户”的经营模式,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党组织成为村集体发展和改革的主心骨和顶梁柱。党员干部带头,通过组建公私合营的合作社,即村集体入股、村干部带头、群众参与,将村集体、村干部、村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村民当主角,开展土地流转、合作社入股、线上销售农产品,目前全村现有黑小米加工作坊3家,佛手瓜加工户30余户,集中加工点3处。
打造“交通+”品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天路”便捷的交通,将原本分散游离的自然元素和项目、景点连接成新的优质资源,并把原来运不出去的佛手瓜、芸豆、柿子等“山货”源源不断运出去,并在1号大道设置多处“网红打卡地”,将“山水林岭村”等生态旅游资源作为“第一车间”,与村民合作发展佛手瓜、柿子等富民产业,丰富了游客的后备箱经济,实现了“人上山、货下山、路成网”。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