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 谒应县田蕙墓

2023-08-09 15:20:38 来源:文旅中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盛夏午后的应县,天空一碧如洗,朔气熏蒸,鸣禽匿踪。辞别木塔,驱车三十里,我们去拜谒明代廉吏田蕙的墓地。浑河蜿蜒,穿过怒放的雏菊花海,在雁北高原静静流淌。远处的湿地滩涂边,风吹过,野云低垂,星星点点的牛群、羊群在草海中若隐若现。南眺云雾间的古长城,起伏腾跃在苍莽的恒山山脉间,像一痕厚重的水墨线,点染于天际。

田蕙墓坐落于山环水绕、鲜花盛开的圣水塘村。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二月,曾任通政使司通政使的田蕙逝世后,神宗皇帝御赐碑文,赐葬于此。田蕙墓是雁北地区少有的明代官员墓葬,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美学、科技以及时代价值,特别是作为一代贤臣廉吏,其“发奸守己”(明神宗谕旨所言)、刚正不阿的精神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当代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确定田蕙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田蕙,字应芳,号绎斋,山西应州人,明万历二年甲戌进士。初任陕西蒲城县令,履职期间整肃官场旧弊、修筑城池、惩治奸邪,因政绩卓异,擢升户部四川清吏司主事。掌核四川之钱粮奏销、关税、铸币等事务。上任之初,田蕙去检验铸币的成色和品质,铸币炉头向他禀报以往的惯例是审验的样币不入账,若干铜币馈赠验币主官,若干银元宝入户部“小金库”。田蕙断然拒绝道:“以往的规矩我不知,但从现在起这种规矩不能坚持!”炉头于是将情况向户部尚书宋纁汇报,宋纁为了保住户部的“小金库”,趁着田蕙归乡主持儿子田中硕婚礼的机会,命人向田蕙在北京供职的侄儿送去贺仪。田蕙回京得知后,除教训侄儿之外,将贺仪悉数奉还。宋纁钦佩之余,对手下说:“田公的谨慎廉明,我不及也。”任户部主事三年余,神宗欲将其在户部擢升。当此时,朝堂上有一个有趣的细节被吏部尚书李长庚记录了下来:“上见而注目久之,遂擢银台”。神宗在朝上盯着田蕙看了许久,改变了主意,决定将他擢升到银台,即通政使司赴任。通政使司主要负责传达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只有公正忠诚、直言善断之人方可担当此任。这一传神的细节,充分表明了神宗对田蕙的信任与期许。在通政使司任职期间,田蕙不负使命,查明贵州播州骠骑将军杨应龙图谋造反的事实,杨应龙遣人携重金试图贿赂田蕙将案件压下,被田蕙拒绝后竟威胁将其杀掉。田蕙不畏豪强,上奏朝廷,把杨应龙绳之以法。刘伯温后裔诚意伯刘世延因私造兵器、擅用关防牌票、妄谈星象被参劾后,找来众多故旧向田蕙说情,田蕙顶住压力,将弹劾文书及时呈报皇上,做到了忠于职守、清廉自持。神宗对此评价颇高:“惟纳言之臣赖焉”。致仕还乡后,田蕙笔耕不辍,修纂《应州志》,史称“田志”,为应州首志。

田蕙的清廉正直深受祖辈影响。祖父田天泽,在陕西耀州知州任上,适逢明武宗巡幸甘肃榆中,抚按、太监、三司等官员提前驰赴沿途进行筹备。太监向田天泽索重贿,被坚拒。田天泽考虑皇上一定不会经此路去榆中,只是简单准备了一些物资,没有向百姓收取苛捐杂税、骚扰黎民。后来明武宗果然没有行经耀州。诚可谓大智大勇,清廉爱民。田蕙的曾祖田盛,在应州开了一间客栈,曾捡到客人平阳府粮长的三百两税金,由于没有追到粮长,于是把税金袋子封存起来。未几,粮长又来住店,田盛把装税金的袋子取出来交还与他。粮长对田盛感激不尽,取出一半银两想要赠送,田盛笑曰:“一半孰与三百多也?”坚辞不受。

明代吏部尚书孙丕扬在《循吏田公(天泽)传》中写道:“积水成陂,积土成山,田氏之大,吾知其未艾也已。”由此可知,世代传承的优良品质,锻造了田蕙的“伟器宏才、英资敏识”以及田氏家族“一门五牌坊”人才辈出的盛况。

辞别田蕙墓,芳草萋萋,日光迟迟。归途中,记起田蕙公在应县木塔正中所提横匾“天柱地轴”。我想,这大概不单单是对于释迦塔的礼赞,更是对于能够托举家国振兴伟业的济时鸿彦的一种呼唤。

(作者靳斌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