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 盘石—朱吴民俗旅游路: 门前路与好日子一同铺开

2023-08-10 10:12:16 来源:文旅中国

盘石—朱吴民俗旅游路沿线 海阳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打开地图,搜索从山东烟台海阳市的盘石店镇到朱吴镇的旅行线路,一条“九曲十八弯”的公路映入眼帘。今年6月,交通运输部公布2022年“十大最美农村路”评选结果,盘石—朱吴民俗旅游路上榜。“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用在盘石—朱吴民俗旅游路沿线的村庄上,再合适不过。近几年,在这一条路的助力下,海阳市多个村庄盘活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村民收入显著增加,生活面貌得到极大改善。


【资料图】

一条路串起无限风光

地处胶东半岛东端的盘石—朱吴民俗旅游路,全长25公里,串联沿途26个村庄,如今已成为当地的热门旅游线路。

盛夏,驱车行驶在这条路上,沿线的自然风光吸引不少自驾车靠边停车欣赏。旅游路周边,既有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云顶风景区等,也有地雷战纪念碑、地雷战党性教育基地、地雷战蜡像馆等红色旅游资源。196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地雷战》时,就曾在周边取景。

2021年,当地对盘石—朱吴民俗旅游路实施路基整修、路面沥青铺设,设置特色交通安全设施,在具备条件路段建设景观平台、驻足驿站、人行栈道等。重新整修后,盘石—朱吴民俗旅游路路面平整、线形优美,山路蜿蜒,成为全国各地摄影、骑行、自驾游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

8月2日中午,在盘石—朱吴民俗旅游路沿线的九岭夼村,来自青岛市的几位自驾游爱好者在村庄一家农家乐用餐。新鲜的时令蔬菜,再加上村里“掌勺大厨”的土法烹饪,饭菜与景色一样,让人心满意足。自驾游爱好者孙晓云说:“这一路开过来,景色特别美,而且山里非常凉快,再加上蓝天、白云和微风,让人感觉就像到了‘世外桃源’。”

近年来,盘石—朱吴民俗旅游路周边的村庄,以道路为媒介,吸引外部资金投资发展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在种植蔬菜水果的基础上,一些村庄还拓展了采摘、园艺、茶叶种植等新兴项目。盘石店镇更是先后建设了“卧石山居”“竹隐别院”“听溪院”等30余套特色民宿,可容纳上百名游客住宿。

村庄有了富民产业

九岭夼村属于海阳市朱吴镇,早年因出产口味独特的“九岭红”小樱桃远近闻名。虽然樱桃品种优良,但长期以来,因产业单一、外运困难,九岭夼村的发展潜力未得到充分释放。

伴随着盘石—朱吴民俗旅游路的建成通车,九岭夼村出现了新变化。

立足村里的果园、瀑布、古树等资源,九岭夼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改变村容村貌,吸引大量游客到村庄采摘樱桃、吃农家饭、住传统民居。镇上的“乡村振兴艺术团”被定期邀请到村里,举办秧歌节等活动,村民与游客同乐,增强了大家参与文化传承的底气。

这也让九岭夼村的樱桃种植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如今,村庄樱桃种植面积已经超过5000亩,2022年樱桃产量1000万斤以上,为全体农户带来8400多万元的收入。新型科学种植技术的使用,配合村民的辛勤付出,九岭夼村的樱桃连年丰收。因为道路通达,顺丰、申通等国内快递公司纷纷进驻九岭夼村,提供“产地直发”服务。

民俗旅游路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还改变了大家的思想观念。不少樱桃种植户开始主动学习电子商务,通过微信等平台销售樱桃;一些村民还与社会力量合作,在村集体带领帮助下,办起特色民宿,内部注重原生态设计,更是汲取了当前民宿业的最新运营理念。

好日子还在后头

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同时,海阳市始终没有忘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例如,随着盘石—朱吴民俗旅游路吸引来越来越多的游客,九岭夼村提出要严格控制餐饮娱乐设施的建设,在必要地段实行封山育林。同时做好科学规划,合理确定游客承载量,实现民俗旅游路的可持续发展。

海阳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盘石—朱吴民俗旅游路,已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路。沿途村庄主要为山地林地,产业以苹果、大樱桃、桃、梨等种植业为主。其中,位于朱吴镇的丁家夼、九岭夼等村因处在沟谷地带有“樱桃谷”之称,出产的樱桃盛名在外,已经连续两年举办“樱桃节”,吸引了各地客商的目光。焕然一新的山路让游客、商贩和果农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果子较以往每斤上涨了0.2元至0.4元,农户因此鼓了钱袋、甜了生活。

业内专家指出,交通与文化旅游的融合,不是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互动的资源整合,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与相互赋能,可以实现“1+1>2”的效果。

今年3月,山东省旅游公路建设推进会召开。会议提出,到2025年,在全省范围内初步建成结构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主题突出、服务优质的快进慢游旅游公路主骨架网络。农村公路资金分配重点向旅游公路倾斜,优先保障旅游公路建设,并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努力将农村旅游公路打造成兴业富民的“产业道”、灿烂多彩的“文化道”、山清水秀的“生态道”。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