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口语怎么称呼考官

2023-01-15 13:39:45 来源:教育在线

很多时候,你不理解考官在想什么,考官也对中国考生有很多不理解。中国考生有什么问题会让雅思考官想吐槽呢?下面是美联小编搜集整理的关于雅思口语怎么称呼考官的资料,欢迎查阅。

雅思口语怎么称呼考官

1.还在叫考官老师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中国面对老师时表现尊敬是必要的。老师进教室时同学们都会站起来。要是在教室外边或者校区外边碰见老师的话,学生们一般来说还是会用“老师”这个称号对他打招呼。跟老师说话的时候学生要表现得很礼貌,很少会跟老师开玩笑。

我们不要忘记的事实是雅思考官不是你的老师,他们也不是中国人(有极少数的在国内出生的考官)而且在他们看来这样超级有礼貌的行为和态度就很奇怪。我在谈的行为是什么?

比方说-考试开始的时候等考官先坐考生才坐或者在考试的过程中用太礼貌的说法跟考官交流,像"it"s really a great pleasure to meet you teacher", "thank you teacher", "it was so nice talking with you teacher"这样的。考官会想"我不是他的teacher,他为什么一直这样称呼我。第一第二次遇到这样的考生那位考官会觉得很好笑,但是见到几百个这样太过于礼貌的考生后考官会感觉很烦。

我的意见:把考官像朋友一样看待。微笑,尽量让自己享受跟他谈话,要是你有机会跟他开玩笑的话那就更好。想像你在一家咖啡厅跟你最好的朋友聊天。我理解在考试的压力下我上述的意见可能不容易做到,不过我推荐你尽可能保持自信,尝试享受面试的过程。遇到那么多太礼貌很紧张的考生后,一旦考官遇到自信,有趣的你,他会感觉很高兴。你考完跟考官告别时他有可能会对你说"it was so nice talking to YOU!

2.没意思,未卜先知的答案

要是问中国考生关于家庭的问题,他们中的100%会回答说“我很喜欢我的家人,我爸妈对我很好,我爷爷奶奶很明智,我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知识。

问中国考生关于老师的问题,100%会说“教书是个很重要的事业。我很喜欢我的老师。他们都很专业,他们讲课很有趣”。

关于他们的老家“我很喜欢我的老家。那里很干净,空气很好,有很多树,还有很多漂亮的公园和景点。我的邻居也特别善良,跟他们沟通完全是一种享受”

关于老人“我们必须尊重老人,他们有很多经验,我们年轻人应该听他们的话。我很喜欢跟老人交流。”

关于人的性格“在我看来诚实是最重要的特点。我希望我全部的朋友都很诚实”

听中国雅思考生的话,你会以为我们住在天堂!这样的答案会导致两个问题。第一,在一天之内听20个考生同样的答案会让考官无聊死了。第二,那些答案有时候根本不是事实。我在中国认识过好多中国朋友。他们中的一些真的有很温暖的家,有的不是。有的很喜欢他们的老师,有的不是。我也认识过很多教师,有的很专业,有的不是。在我朋友中,很少喜欢跟老人交流,很少跟邻居沟通。那都很自然,跟我国家的情况差不多。

难以理解的是中国的雅思考生为什么觉得他们不能说实话。他们可能以为“如果考官认为我是一个来自好家庭,好地方,好学校,教育好,很有文化的人,他就会给我满分!”可惜的是他们不是考“好人考试”而是考英语考试。唯一考到好成绩的方法就是让考官知道你会很流利地用英语谈话。

考官可能去过你的老家,他可能会想“那里的PM2.5在200以上,在那里一棵树我都没有看过”。他不会理解你为什么不说实话,可能会觉得你的词汇量不够高。

我的意见:在口语考试中尽量自己说实话。还记得我的第一个意见吧?把考官想朋友看。要是你跟朋友在一起一直夸奖你家人,你老师,你诚实,你生活中的所有事情,他肯定会觉得你喝醉了。不要担心跟考官谈你不太喜欢的事情,特别是如果那些事情是其他考生都会赞美的。让考官知道你是一个正常人吧,跟其他的机器考生不一样。

雅思口语怎么备考

备考初级阶段--注重语音语调

在备考初级阶段就注重语音语调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当你一旦养成了某种发音习惯再改是十分困难的。建议考生们寻找带有原版配音的英语教材来进行模仿。具体操作方法是:寻找一篇文章,在不断听读的操作中,将每个句子的语音、语调、语速、断句、重音、弱读以及背后的情绪都一共模仿,并且自己录音,自己监听,不断修正。只要你的发音、语调贴近欧美人的习惯,你就成功了。

关于练习时间,雅思官网建议每天花40分钟到1小时足矣,时间再长精力可能会不集中。在条件允许时也提议寻找外教进行纠正。在这里要提醒的是,考生要注意拿句子来模仿练习而不是单词,因为句子才是现实生活中口语交流的单位。

接下来,就是词汇句型的输入与输出阶段了。当然这需要老师讲解、随堂练习和及时的反馈,更多的还依赖于学生私下的努力。其实考生如果嫌麻烦,可直接搜集雅思真题中的Part 1部分,进行分话题训练。这一部分完全属于生活类话题,是我们最常遇到的内容,所以考生可以以真题来作为练习材料,不用着急,一周一个话题足矣,把每个话题的每个问题用学到的最简单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回答出来,至少保证答案在3句以上,你的任务就完成了。

备考中期--提高自主表达能力

对于下一阶段的考生,即能听懂大部分对方的问题、能表达一些基本想法的考生,也称作具备基本沟通能力的考生,当前主要任务就是提高自主表达能力,包括更多地表达自身想法、并使表达更系统更有条理。这阶段考生一般有半年以上较充裕的备考时间,可以完全专注在能力的提高上。

方法其实很简单,每天从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y)、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等摘取一篇500字左右且感兴趣的文章,先读懂大意,再把重要的细节记录下来,然后用较生活化的语言把文章大意和重要细节转述下来,同时要给自己录音以便自我评价及及时矫正。

在此基础之上,升级版的自我训练是转述完要加上自身对这篇文章看法,任何看法都可以,甚至简单的喜欢不喜欢都可以说,重点是要加上原因,并有条理地表达出来,这才能真正地锻炼自主表达能力。

备考最后阶段-练习雅思口语真题

最后,对于备考不足三个月的考生来说,以真题为准进行练习是最务实、最有针对性的方法了。了解的考生都知道,雅思口语考试的试题都是可预测的。说白一点,除了换题月,基本上每场考试的题目95%以上我们都能知道,因为口语考题绝大多数是固定的。

考生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密切关注每周的考题回顾,然后分类整理话题,按照Part 1—Part 2—Part 3的顺序整理答题思路并模拟练习。考生可以给自己限定任务,如三周一个part,每天练习几个话题,建议大家建立自己的语料库,即每个话题内通用的语料,这样一来其实不用每个题都硬准备,而是灵活性更大,以便遇到意料之外的题目。

每天半小时到一小时足矣,练得时间再多都只是机械性的重复,一来浪费时间毫无效率,二来嘴唇和舌头很容易产生疲劳感,造成事倍功半。其实这样的时段分配是完全没有考虑考生的分数要求的。如果因地制宜的看,目标分数5分的考生可把重点放在Part 1的练习上,兼顾Part 2;目标分数为6分的考生要重点准备Part 1&2,兼顾Part 3;目标分数6.5以上的考生要在稳稳拿下Part 1&2的基础上,重点练习Part 3。

雅思口语中常用到的逻辑连接词

逻辑衔接词因果

Since/As/Because/For+句子

For this reason

For one reason or another

For one thing

Accordingly

Consequently

As aconsequence

On this/that account

逻辑衔接词对比

In contrast

On the other hand

By/Incomparison/contrast

Compared with/to

Similarly

Likewise

Identically

Conversely

In contrast to this

逻辑衔接词递进

Furthermore

Besides

Moreover

Additionally

Further

In addition to sth

In addition

What"s more

雅思口语万能连接词/句型喜爱

I"m fairly keen on…

I"m really into…

I"m quite a big fan of…

I simply adore…

I"m quite enthusiastic/passionate about…

I generally prefer…to…

I"m pretty fond of…

I"m totally mad about…

雅思口语万能连接词/句型不确定

I think I would have to say that it really depends.

Well,quite honestly I don"t think I"ve ever thought about hat,but I guess…

Actually,this isn"t something that I"ve ever considered,but in short…

I"m not really sure how to put this,but I suppose generally speaking…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