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近年来,山东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环保、优生态,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山东底色更靓。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上加力提效。围绕如何稳步推进碳排放“双控”,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生态建设和修复,代表委员们展开讨论。
稳步推进碳排放“双控”,提升发展“含绿量”
(资料图)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报告对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作出一系列部署。
“两高”行业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强度高,对区域资源能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带来较大挑战。“报告提出对‘两高’行业进行全程动态监管,对于推进节能降碳意义重大。”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茹刚委员表示。
煤电是“两高”行业典型代表。报告提出关停退出低效煤电机组200万千瓦,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600万千瓦。茹刚认为此举立足山东省能源结构偏煤实际,既能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又能提升煤电清洁高效发展水平,更好发挥煤电兜底保供作用。
源头减碳,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是重要方向。报告提到推进鲁北盐碱地滩涂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等建设,寿光市市长李鹏代表介绍,该基地在寿光共规划了8个地块,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101亿千瓦时,年产值40余亿元,每年可节约标煤约33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900万吨。
目前寿光一期建设的6个项目已完成5个,预计今年3月全部并网发电。“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开展项目招引,引进一批优质光伏项目,同时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实现融合聚集发展。”李鹏说。
“新能源要想立得住、立得稳,既要靠自身挖潜,也要向外借力。”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总经理任志刚代表认为,报告中提到的“先立后破”是山东省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路径。他表示,下一步将坚持能源供给侧和消费侧双向发力,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同时加大“绿电入鲁”规模,力争到2025年,济南市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提高至25%,全市接受外电能力达到600万千瓦以上,能源供给绿色化、清洁化态势逐步显现。
降碳还要用碳。“报告提出,加快实施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工程。做好减碳、用碳文章,这是我们企业的努力方向。”鲁西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延吉代表说。去年,鲁西集团新上了20万吨的二氧化碳液化项目,实现对煤化工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不仅减少了企业的碳排放,还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当前鲁西集团和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二氧化碳制甲醇技术中试项目正在试车,将为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降低碳排放作出新贡献。
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报告就人民群众最关注的蓝天、碧水、净土保护作出部署,明确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
“围绕改善空气质量,报告提出全面完成水泥、焦化等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力争具备条件的钢铁企业全部创建环境绩效A级,这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性举措。”济南市钢城区区长程学锋代表对此感受深刻。
济南市钢城区以钢立区,全区70%以上的企业、工业产值和税收与钢铁有关。近年来,钢城区狠抓钢铁行业超低排放这个关键,全力服务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先后投资65亿元实施环保提升项目200余个,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钢铁主业全工序达到超低排放标准,钢城区的空气质量也从前些年全市排名靠后,一路提升至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率83.3%,改善幅度位居全省前列。
“下一步,钢城区将继续严控钢铁、水泥等‘两高’项目,实施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焦化厂等企业的超低排放改造,推动高耗能行业绿色化、智能化、清洁化改造,引导工业企业争创环境绩效A级、B级企业。”程学锋说。
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被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无废城市’是威海建设‘精致城市’的着力点,也是实现‘绿色低碳’的发力点,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威海市环翠区区长于晓东代表说,“作为威海的中心城区,我们累计建成‘无废细胞’150个、垃圾分类房170座,顺利通过‘两个清零、一个提标’省级验收,华夏城入选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于晓东表示,环翠区以绣花功夫实施城乡“全周期、全时段、全覆盖”精细化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引进培育一批节能环保项目,鼓励企业研发应用低碳新工艺、新技术。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坚持科学、精准、依法治污,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宋继宝委员介绍,今年山东省将重点组织开展新一轮“四减四增”成效评估,推动结构调整各项部署落地落实,同时持续探索推广“抓环保、促发展”典型案例,为各地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提供示范借鉴。
强化生态建设和修复,筑牢美丽山东根基
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杨越超委员说:“报告把‘强化生态建设和修复’作为重点,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符合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和期待。”
杨越超长期关注农村环境和发展问题,“随着重点区域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的强力推进,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的环境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生态振兴带动乡村的全面振兴。”
植树造林和森林抚育是生态建设和修复的重要内容。山东省森林资源总量少、分布不均、质量不高,森林资源的保护任务艰巨。新泰市近年来把造林绿化作为生态立市、绿色发展、转型发展的战略重点,持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创新,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全市林木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0.1%、44.86%。
“植树造林、绿化家园怎么抓都不过分,要一年接着一年干,常年植绿不断线。”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全省将完成造林10万亩、森林抚育20万亩,身为新泰市总林长的新泰市市长赵永斌代表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进行荒山造林、森林抚育工作,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山东依海而立、因海而兴。报告提出要深化蓝色海湾整治,建设人海和谐美丽海洋。“海湾是近岸海域最具代表性的地理单元,更是经济发展的高地、生态保护的重地、亲海戏水的胜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代表在调研中发现,胶州湾等海湾不同程度存在湾区海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分散、技术落后等问题。他建议整合省市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资源,升级监测技术与手段、扩展监测污染物范围,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打造“全球海洋生态示范中心”,保障沿海生态环境健康。
(来源:大众日报)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