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精神的洗礼 | 国画《生死较量》创作侧记

2023-02-12 10:13:00 来源:教育在线

▲生死较量(国画) 225×540厘米 黄华三 高毅

正在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展出的“艺以通衢——2022武汉双年展”上,一幅高2.25米、长5.4米的巨幅三联画《生死较量》格外引人瞩目。不仅是因为这幅作品尺幅巨大,还在于其生动地揭示了在武汉这座英雄城市2020年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国家中医医疗队逆行武汉,用中医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取得巨大成果的故事,展现了我国中医医学的博大精深。


(资料图)

在展出现场,作品的两侧以书法条幅的形式对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了介绍:

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卷武汉,形势异常严峻。第二批国家中医医疗队总领队叶永安带领北京中医药大学团队抵达武汉,进入距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面对使用各种常规中医、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死率高的情况,中医团队没有退缩,直接进入呼吸重症病房。一部中医史,就是一部抗疫史,要在中医经典中找办法,叶永安想到《伤寒杂病论》中的记述,结合武汉的地域和气候特点,根据患者症状,结合五运六气及六经辨证等找到了中医救治的出路,一位高龄重症患者服用中药3天,病情逆转。面对ICU中的患者面带呼吸机等特殊情况,中医只能通过患者的踝部诊脉。有位老年患者,足部冰凉,这个重要体征启发了叶永安,他勇于担当、大胆下药,针对危重症患者采取相应措施,使患者拔管脱机,由ICU转入普通病房继续以中药治疗。叶永安团队参与救治的ICU病房将多位危重型患者从死亡线拉了回来。除开始1例病患未能及时得到救治,到最后ICU患者全部转轻,再无死亡病例,治疗重型患者的总有效率达92.5%。“西医撑得住,中医救得活”,北京和武汉的中西医联手并肩战斗,赢得了这场大考。

这幅作品的背后,不仅是一个个真实感人的事件,还是一次中医治疗危重症病人的成功探索,一个个中西医结合成功的医疗案例,是艺术家被感动后记录的现实事件,是一次中国画在新时代进行重大题材现实主义创作的成功探索。

据悉,在“艺以通衢——2022武汉双年展”举办前,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副馆长安远远和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邵晓峰等作为策展团队成员,曾多次赴武汉美术馆实地考察、策划展览方案。当看到武汉美术馆(琴台馆)优美的主体建筑、巨大的展陈空间,又考虑到武汉这座城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当中的巨大作用,他们特别策划了一个选题——用艺术展现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历史。

黄华三和高毅不仅是我国中国画领域写实人物画的领军人物,还创作过很多抗疫题材的作品,具有丰富的创作经验。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黄华三和高毅画过很多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还曾用50天创作了16幅人物肖像,将抗疫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院士以及各年龄段的普通医务工作者共16人入画,组成中国画长卷《不负苍生》。因此,当中国美术馆将选题介绍给黄华三和高毅时,他们欣然接受了创作任务。

两位艺术家在着手创作前,曾和叶永安团队进行反复深入的沟通。在这一过程中,他被医生和护士们的经历深深感动,更被中医的博大精深所折服。“越了解,我就越想见到画中人。”黄华三说,“叶永安先生的团队到了武汉后,直接去了危重症监护室,这和重症病房是不同的,他们面临的是最危重的病人、最棘手的难题,他们用实力展现了中医的巨大作用。”被深深感动的两位艺术家,很快就全情投入创作,通过反复斟酌和构思,并和叶永安、安远远、邵晓峰等反复沟通,几易其稿终于确定了创作构思,最终为观众呈现了《生死较量》这幅巨作。

在画作的正中间,作者用群像的方式,展现了7位北京东直门医院的援鄂医护人员,和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两个西医大夫在危重症病房前合影的一幕。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他们深入了解每一位画中人的身高、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力求真实生动。一个实际的问题是,在救治过程,医护人员是不可能在危重症病房前摘下口罩合影的,也不会有人赠送锦旗和鲜花。黄华三表示,艺术创作基于真实事件,但不一定要照搬现实,是可以进行大胆想象的。让画中人摘下口罩,是希望把这9位医务人员的真实相貌展现给观众,让更多的人认识他们、记住他们,从而更加铭记中国人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疫情、战胜疫情的历史。而画中的两面锦旗,也是真实存在的。“这两面锦旗是在危重症病房被治好的病人,在疫情结束之后专程前往北京东直门中医院送给叶永安医生和他的团队的,这是叶永安及其团队获得的荣誉,更是中医医学精湛博大的证明。”黄华三说。

三联画《生死较量》的右边,是叶永安及其团队正在病房救治病人的场景。监视器上的数据表明了病情的严重程度,全副武装的医生和护士正在忙碌,值得关注的一个细节是,站在床尾的叶永安正在为病人把脉——由于病人带着呼吸机、手上插着各种管子,他无法用看诊和给手腕把脉的方式给病人看病,于是他就戴着手套采用给脚把脉的方式为病人诊断,然后开药。“就是用这种方式,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黄华三由衷地感叹,“我国的中医文化实在是太神奇了”。为此,他将这样一幕用艺术展现了出来。那么,医生到底应该在脚的什么位置把脉?黄华三征求了叶永安的意见。“他给我发来了古代医书上的一个线描的图片,至此我对于如何画手势,如何画把脚脉的位置有了清晰的认识。”黄华三表示。黄华三和高毅在创作过程中深入了解、多方求证的严谨创作态度在此可见一斑。

三联画的左边则展现了中医药房中忙碌的情景,远处是熬药的大锅,旁边是高大的药柜,近处是几位医生在研究和记录治疗方案。桌子上的台历表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整体而言,这幅作品注重整体黑白灰的布局,此外还采用西方绘画的光影效果,如右边医生把脉时,其上方好像有一束光进来,使得整个画面有了明暗的变化,给人以希望。

“对我而言,这次创作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能在武汉美术馆(琴台馆)的武汉双年展上展出这幅作品,讲述在武汉发生过的抗疫故事,我感到很有意义。疫情终会过去,但是,医护人员身上的勇于担当和奉献的精神,应该被人们永远铭记和学习。”黄华三说。

2023年2月12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一次精神的洗礼——国画〈生死较量〉创作侧记》

↓ ↓ ↓ ↓ ↓ ↓ ↓ ↓ ↓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