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疫后文旅消费的复苏,一些基层院团的戏曲演出陆续恢复。但与一些新媒体平台上戏曲元素的频繁“出圈”不同,很多地方的剧场里,演来演去观众还是那些熟悉的“老面孔”。基层演出市场在新常态下如何突破,获得更多年轻观众的青睐,成为戏曲业界难以回避的问题。
若说戏曲“圈粉”不了年轻人,恐怕连年轻人自己都不会赞同。就拿京沪的演出市场来说,十几年前,《长生殿》《牡丹亭》等一批传统剧目就有大量青年受众,有的院团还瞄准“七夕”等传统节日,推出“不插电版”“精华版”等多种形式,并以剧中人物形象为元素设计了周边产品,如海报、票夹、场刊、马克杯等;而今,经过长期培育,白领、大学生等青年人群更成为其演出市场的主流消费群体。可要说戏曲演出在有些地域,尤其是在城乡基层多是“老年场”,又确为事实——不光剧场里少见年轻人,甚至还缺乏主动买票的人。
这种现象原因何在?是传统戏曲已跟不上现代人的审美,还是传统故事中找不到与当下的共鸣?诚然有这些方面的因素,且这也是当今许多老戏需要“新演”的现实依据,但除了考察观众需求之外,亦需在供给层面有所反思。倘若某一地方的演出市场,理念不够前沿、品类不够丰富、形式不够灵活,又当如何激活内生动力、焕新文化景观?
文化的“软实力”,首先应体现在包容性与多样性上。对于演出市场来说,就是要有样貌足够多元的剧目资源作为支撑。须知,喜悦、惊奇、愤懑、悲切等都是艺术效果的具体表现,而无论传统样态、先锋实验还是外来元素,只要融合得当,都能强化戏曲艺术的表现力和吸引力。但在基层演出生态中,受限于资金、运营水平等实际因素,抑或在观念上容易以剧目获奖与否等作为衡量标准,由此导致的演剧类型“窄化”现象,如新剧目主题单一、老剧目在演法上原封不动、演出空间局限于镜框舞台、不主动拓展新型观演关系等,就急需作出改观。若总是按部就班,不考虑自身丰富性与否,不从方式方法上创新突破,那在新媒介层出不穷的当下,戏曲演出市场又何谈满足不同观众的多元需求?
其次,戏曲“圈粉”年轻人,离不开营造浓郁的传承传播环境。这就需要广泛开展剧目推广、名家教戏、进校园普及等多样化的戏曲活动,并使之从随机走向常态,在持之以恒推进的同时,亦需融入新思路、新手段。比如,在提供剧目资讯方面,能否在贴海报、挂条幅等方式上更进一步,提取剧目中易于被年轻人关注的兴奋点加以强化,抑或借助短视频平台将其转化为直观生动、便于传播的形象?又或者,能否用好用活剧场艺术教育平台、高校公开课乃至其他文化空间载体,多频次地推动戏曲艺术家与公众互动,让传统文化走向创意、时尚的前沿?
总之,观众基础和市场热度都需要假以时日去积淀、去培育,有时也需要“思路一变天地宽”的智慧。而氛围浓郁的文化环境、优质丰富的市场供给,正是吸引观众走进戏曲园林的先决条件,唯有入得园林,方可知春色如许。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