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 | 探索深圳创新之谜

2023-07-08 18:19:32 来源:文旅中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靠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创新最积极、最主动的要素是企业家。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推动企业不断创新,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广东深圳就是一个较为典型、较为成功的案例。

深圳的经济活力来自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深圳人常说,深圳的土特产不是海鲜,也不是荔枝,而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就是创新,创新意识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我到深圳就能感受到非常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在深圳,家家都在创业,人人都在创新。时不时还有中小企业的企业家邀请我到他们的企业参观,热情地介绍他们的创新成果。深圳为什么是创新的热土?这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


(资料图片)

深圳的创新实际上是以民营企业创新为主的。有时候我会和大家说应该“倒立着”看深圳,深圳的创新来自底层的创新文化和热情。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曾在博鳌论坛提到,如果去美国的话,要“倒立着”看美国,因为“正着看”是华盛顿、华尔街,“倒立着”会看到美国民间的创新。他指出,硅谷并不是政府主导的开发区,而是斯坦福大学的老师带着学生敲敲打打做起来的。这个民间创新的力量是巨大的。

深圳的创新也得益于资本市场的支持,资本市场对企业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深圳毗邻香港,20世纪90年代初就设立了深交所。目前深圳的上市公司有400多家,我去过的粤海街道居然有100多家上市公司。深圳的大学,如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也为深圳培养了许多新一代的创新人才。

从企业管理的视角看,深圳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本书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题。本书通过深度复盘六家深圳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解读这些企业在走向行业冠军道路上的创新历程和关键事件。

深圳的创新有什么独特之处?本书提出,深圳企业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这也回答了企业到底该怎么创新。创新要突出质量,因为创新是有风险的活动,是高投入、高风险的,当然也是高回报的。我们常讲,“不创新等死,盲目创新找死”,创新要讲究目的和方法,要很好地规划,战战兢兢地创新。创新不是口号,也不能运动化,对企业来说,要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去创新。从深圳经验看,企业要进行高质量的创新,就要从客户需求出发,从客户的场景出发。

创新就是一个新的组合,用技术把不同要素组合在一起,通过不同的组合方法形成了不同的产品、企业,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客户的需求和需求场景就为如何进行组合、形成高质量的创新提供了依据。

深圳创新的技术来源在哪里?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技术,一定要找到技术来源。本书提出了一个人们容易忽视的事实——企业创新的技术源于客户。深圳企业在服务客户中获得技术,提升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客户为企业提供了技术知识和指导、研发的场景知识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这也告诉我们,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今天,要在国际大循环中积极巩固和提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加强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合作。

深圳经验告诉我们,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客户价值,而不在于技术含量的高低。深圳市杰普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MOPA激光器、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的登机桥是高科技的创新。深圳市锐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今天国际物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了世界前沿的高新技术。对于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企业来说,创新不见得都是高科技,中科技、低科技和零科技创新的贡献率也很高。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国显科技有限公司这两家制造业企业就是制造工艺创新。零科技创新是什么?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深圳企业的创新中有很多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创新,比如国显独特的全流程解决客户问题、今天国际的售后服务。中集天达、杰普特这种高技术的创新也有优质服务进行配合,让技术更好地服务客户,解决客户的问题。科学和技术不同,技术和创新不同,创新其实是技术的商业化。创新应该放在更大的空间去看,一种新的组合或变化实现了客户价值、创造了财富,就是创新。

深圳不仅是创新的热土,还是隐形冠军的摇篮。深圳涌现了一批高质量发展的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在思考如何做世界一流企业的时候,我总是推崇隐形冠军的发展理念。本书提到的企业家很好地践行了我认为的企业经营中不变的三大主义:务实主义,专业主义,长期主义。

务实主义就是关心如何做好自己的企业,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开拓市场、赚钱盈利。本书提及的深圳企业都是聚焦主业、聚焦核心专长、聚焦核心市场、聚焦核心客户,扎扎实实地为客户创造价值,做好自己的企业。

专业主义就是心无旁骛地做好一个主业。深圳的专精特新企业就是在一个很窄的行业,经营得很深,心无旁骛地在客户需求上进行深度思考、深度工作。

长期主义是指做企业是一个长期过程。做企业不是百米冲刺的短跑,而是马拉松式的长跑,需要一直坚持跑下去。做好一个企业没有一二十年不行,做到极致需要三四十年,要做到更好,可能需要50年。本书提及的企业从成立至今都一直在自己的行业深耕,有的甚至超过30年。

《大国创新:从专精特新到隐形冠军的深圳经验》是我比较喜欢的类型,它采用的是案例研究的方法,讲述的是企业家亲身经历的故事。企业的管理研究是为了解决企业面对的问题而开展的。对于企业研究者来讲,是需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变化和问题,针对企业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将这些方法升华为管理理论,进一步指导企业的工作。卓越汇团队长期陪伴深圳民营企业成长,为他们提供近距离的管理指导,非常熟悉深圳企业的发展过程和创新模式。这本书也是他们在企业管理研究方面的贡献。

今天,我们中国的企业家依然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比如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国内产业升级的历史任务等。在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困难和思考问题,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在变局中开创新局?相信这本书里的深圳创新经验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宋志平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

图书信息

《大国创新:从专精特新到隐形冠军的深圳经验》精选在制造业各有优势的深圳企业进行案例分析,复盘其成功之路,由企业创新管理专家李序蒙博士、汪小娟博士和姚泽鑫联合创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企业管理专家彭剑锋、杨杜联袂推荐,深圳出版社出版。

众所周知,专精特新企业成长为行业隐形冠军需要经历五个阶段: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新办指出,“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代表的制造业优质企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在技术创新、管理能力、质量品牌和经营效益等方面优势突出,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截至2022年底,广东已累计培育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0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67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32家,排名全国第二。

本书中的标杆企业都是先进制造业的典型代表,通过对这些企业的深入研究,揭秘深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为行业隐形冠军的成功关键。希望能够借此帮助其他企业学以致用,找到适合自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供图:深圳出版社)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