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 | 群文“老兵”甄陵:用心用情点亮群众文化生活

2023-08-01 10:06:52 来源:文旅中国

甄陵参与文化馆的文化活动 西安市高陵区文化馆供图

“我们的工作就是更好地服务于民,让文化的阳光润泽百姓的心灵……”他把公共文化服务当作毕生的事业,已坚守基层群众文化战线47年;他把服务群众作为一生的奋斗目标,带领全馆干部职工开拓奋进,先后创建的公共文化服务“110”服务模式、乡村口述史文化调查、群众文化大舞台、农民戏剧文化节等项目,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公共文化创新发展的品牌和典型。他就是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文化馆馆长、研究馆员甄陵,一位扎根基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用心用力点亮群众文化生活、用爱用情传递党和政府温暖的群文“老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秉持初心,服务人民

国家一级文化馆,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基地……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文化馆的墙上挂满的荣誉让人眼前一亮,这正是群众对高陵区文化馆的肯定。

甄陵从小就生长在文化馆,他的母亲曾在文化馆工作过。在环境的熏陶下,甄陵从小就爱说快板、讲故事,非常热爱群众文化。1976年参加工作后,在文化站从事基层文化服务的甄陵和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

2002年5月,甄陵任高陵区文化馆馆长,彼时的文化馆设施简陋,还面临经费不足、人才缺乏、人员流失等困局,重重难题落到了新任馆长甄陵的肩上。“要干就要干好,才能真正为群众做事。”在甄陵的带领下,文化馆很快变了样,每天都有不少人去唱戏、跳舞、排练、读书看报。

“文化馆开放的时间我们没空,等我们有时间了,人家早就下班了。”了解到群众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民,2012年,高陵区文化馆率先在全国创新推出“有求必应”“随叫随到”的24小时服务群众的公共文化“110”服务,庄严地向群众承诺:阵地服务全天候、社会服务零时差、基层服务全覆盖。公共文化“110”一经推出,文化爱好者的热情被极大点燃。2013年,公共文化服务“110”模式被原文化部、财政部认定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

据悉,高陵区文化馆率先在陕西省构建起覆盖区、街、村、组四级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每年到基层演出1000余场次,覆盖受众20多万人,形成百团千场万人参与的庞大群众文化活动大军,其中,仅文艺志愿者就有3000多人,形成“高陵公共文化现象”。

忙碌之余,甄陵不忘投身公益。作为陕西省文化志愿者,他曾先后8次赴边远地区参加边疆万里行的“春雨工程”,到青海玉树、四川甘孜等少数民族和革命老区进行群众文化辅导。作为特聘专家,甄陵先后应邀赴甘肃、云南、青海、新疆等地讲学。

2010年至2019年,高陵区文化馆成为全国人大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调研的第一站,甄陵先后4次参与全国人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修订讨论,2次参与全国人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修订讨论,5次参加陕西省人大等组织的《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和《陕西省图书馆保障条例》的修订工作。他坚持群众文艺创作,先后出版专著26部,荣获“山花奖”“柳青文学奖”,其理论研究文章、课题和案例多次获国家级和省级一等奖、优秀案例等。在他的努力推进下,成立了高陵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协会,带领全区民俗文化骨干和乡贤艺人超千人,常态性开展民俗文化专业培训、讲座和调研活动。

紧随时代,创新创造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线上传播方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方式之一。积极发展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云体验,促进供需在“云端”“指尖”对接,建设乡村数字文化网络,是高陵区文化馆正在努力的方向。

“近几年,不少人选择就地过年。为了让大家快快乐乐过大年,我提出了‘家晚’的概念,以实现‘文化进万家’。”甄陵介绍,这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创新尝试。高陵“家晚”以家庭为单位,以视频为呈现方式,看一个个小家如何过文化年、幸福年、文明年。第一期视频于2022年2月1日(大年初一)在高陵区文化馆微信公众平台播出后,迅速引发高陵区群众的关注。

在当时提倡不聚集的背景下,该活动是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也是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一种生动实践。“高陵家晚”文化进万家品牌,成为继公共文化服务“110”后的公共文化服务又一创新尝试,仅春节期间,该活动获群众关注量就达27万。

“喂,你回来了吗?”“老婆,实在不好意思,本来答应你和彤彤一起吃饭,晚上单位临时有执勤,可能回不去了。今天是中秋节,也是教师节,祝你节日快乐,明天我再陪你们……”2022年,由西安市委文明办、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西安市高陵区文化馆承办的“中秋高陵家晚”云上小剧场活动在中秋节期间上线,再次引发当地群众关注。其中,讲述高陵交警故事的“高陵家晚系列——守护万家灯火”云上小剧场,上线后点赞和转发不断,5个小时内8万余人次通过网络平台观看了视频。高陵“家晚”贯穿于“我们的传统节日”。

近期,高陵区文化馆又推出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直通车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创新举措,再度受到广泛关注、获得社会好评。

“文化思路‘活’起来,公共文化服务才能‘火’起来。不间断地开展服务创新,是文化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生命线。只有不断打造文化精品,才能充分发挥文化的服务和引领作用。”甄陵说。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