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 | 山东:全面深化文旅融合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3-08-04 17:15:39 来源:文旅中国

8月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介绍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有关情况。

近年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作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专班牵头推进单位之一,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有关决策部署,深入落实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五个专班工作要求,全省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资料图】

一是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不断完善。今年以镇村两级文化阵地为重点,全省开展文化建设样板镇村创建活动,评选10个样板乡镇、20个样板村的初评工作已经完成。在全省1822个乡镇(街道)、64000多个行政村(社区)基本实现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全覆盖基础上,上半年又对全省镇村两级文化中心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调度,确保镇村两级公共文化阵地正常发挥作用。开展“乡村书房”等乡村文化阵地打造工作,全省新建设打造乡村书房70多个,成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阵地。

二是乡村公共文化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为主题,以群众性小戏小剧演出为重点内容,在全省广泛组织乡村“村晚”活动,各地举办“村晚”3700余场,参与群众210多万人次。开展2022-2023年度全省冬春文化惠民季活动24000余场次,参与群众550多万人次。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加大力度,“山东公共文化云”发布资讯1.9万条、慕课6.9万余节、视频资源7.6万个。深入实施“乡村题材小型文艺作品创作推广计划”,今年各地已经新创作乡村题材精品小戏小剧120多件。

三是乡村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利用。将乡土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实施方案》重要内容,田野考古深入开展,高密市前冢子头遗址考古发掘发现战国时期礼制性质的大型夯土台基,对研究当时遗址性质及相关历史背景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注重对濒危乡村文化遗产实施抢救性保护为目的,完成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审核工作。对淄博、聊城、临沂等市的乡村非遗工坊建设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探索持续推动非遗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强化乡村中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以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持续开展省级红色文化特色村的培育创建工作。

四是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3-2025年)》,统筹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通过把乡村旅游与挖掘乡村文化遗产、乡土人文风俗等有机融合,重点支持40个旅游民宿集聚区、95个乡村旅游重点村镇、273个景区化村庄和151场乡村好时节活动。推进“乡村好时节”品牌建设,举办主题活动2000多场,形成了以品牌带热活动、以活动拉动消费的长效机制。

下一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乘势而上,把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进一步推向深入。

一是打造品牌活动。今年下半年,把全省群众性小戏小剧巡演、“村晚”、“乡村好时节”等作为全省文旅系统工作重点,打造一批乡村文化品牌活动,掀起全省乡村文化活动高潮。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大针对基层,特别是镇村级文化队伍培训和乡土剧团打造工作力度。从2023年起,力争3年内将乡镇文化站长培训一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扶持乡土剧团发展。同时举办乡村旅游、非遗传承等不同专题乡村文旅人才队伍培训。

三是强化典型带动。实施典型引领带动乡村振兴举措,评选10个山东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20个山东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板村,用典型引路的方式以点带面。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