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兔年说兔,品味年俗

2023-01-19 17:15:36 来源:教育之家

老猫花灯传承人李梅展示传统老猫花灯


(资料图片)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春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一个节日,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提供了重要的文化空间,也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春节期间,各类民俗活动演化发展,深深地镌刻在民族的基因之中。辞“虎”迎“兔”,农历癸卯兔年即将来临。在各种年俗礼仪、年俗活动和传统节日中寻找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文化内涵,触动历久弥新的文化记忆,让传统年味儿更加丰厚。

窗花:“兔”个喜庆

“二十八,贴窗花”。这句民间流传久远的俗语,说的便是百姓习惯在农历腊月廿八这天贴上喜庆的窗花,欢欢喜喜地迎接春节。窗花最初源于民间喜庆或民俗活动中的剪贴画,且多贴于旧时窗户的白纸上,像花朵一般装点生活空间,因此被称为窗花。窗花是我国传统民间剪纸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最为普及的品种。窗花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神话传说、戏曲故事、花鸟虫鱼、十二生肖等内容皆可融入窗花创作之中。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济南剪纸传承人范金枝创作了许多兔年剪纸,通过艺术化的方式呈现兔子形象,并将汉字“兔”巧妙地融入剪纸中,“剪纸善于用夸张的方式进行表达,也善于运用变形的技巧来进行创作,同时也要考虑剪纸图案的连接性进行布局。我们也将许多吉祥的寓意融入作品之中。比如,将兔子长长的耳朵用鱼的符号来表示,便表达了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在兔子身上剪出‘福’字、‘吉’字,寓意福气到来、吉祥如意。兔年即将到来,我希望通过剪纸为大家送上新春的祝福。”范金枝说道。泉城泥塑兔子王

迎合兔年氛围的花灯

花灯:“兔”个祥瑞

街头巷尾挂起一盏盏红灯笼,提醒着人们春节即将来临,生活空间中喜庆的氛围也被渲染开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灯笼有着美好的寓意,有许多种有趣漂亮的造型,更是节日中必不可少的助兴“高手”。

灯笼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民俗工艺品,由纸或绢作为外皮,用竹或木条制成骨架,中间放上蜡烛。古时,灯笼的主要作用是照明,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民俗活动中的文化符号。花灯是灯笼的一种,通常造型更为精巧、美观,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

花灯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也成为节日特色的“标识”。潍坊地区有“正月里照老猫”的习俗,这里的“老猫”便是指当地十分具有特色的老猫花灯。传统的老猫花灯造型为一种似猫非猫、似虎非虎的动物,用手提一提,它的头部、耳朵、尾巴可以灵活摆动,看上去活灵活现。后来,老猫花灯延伸出各种漂亮、多变的造型,形式更加丰富。“照照老猫不害眼。”流传于潍坊地区的民谣,唱得便是孩子们在正月里用老猫花灯照一照眼睛,便不会害眼疾的古老说法。

今年,老猫花灯传承人李梅制作了一批兔子造型的花灯,“兔子在潍坊当地文化中是吉祥如意的动物,寓意着多子和长寿。春节期间点亮兔子花灯,玉兔迎春,遇兔呈祥。”

泉城泥塑兔子王

泥塑:“兔”个吉祥

自古以来,兔子被认为拥有温和的性情,其体态乖巧、动作灵敏,被人们视为“吉祥之物”,拥有善良的本性。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是兔年,兔子的形象出现在各类贺年物品之上,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其身影。各色兔子相关的民俗用品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聂家庄泥塑被称为高密三绝之一,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从创作题材的选择,到造型、色彩的运用,聂家庄泥塑都受到高密扑灰年画和剪纸艺术的深刻影响。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鸟兽虫鱼等均可运用于泥塑的创作。聂家庄泥塑大胆夸张的艺术造型,醒目的色彩运用,让作品极富浓郁的民间特色,又足够“吸睛”。在2023年的山东非遗年货大集上,兔子凭借夸张的造型和视觉冲击力的色彩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

北京等地,还有一种名声在外的泥塑兔子——兔爷。购买、供奉兔爷原本是百姓中秋节期间的习俗。兔年临近,兔爷便也成为春节期间广受欢迎的传统文化商品。兔爷形象来源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月亮崇拜。传说中,兔爷为广大百姓送来良药消除瘟疫,故而成为广受欢迎的形象;人们为了感谢兔爷,便送上各式漂亮的服饰,兔爷便格外喜欢。因此,泥塑兔爷的“时尚造型”十分丰富,有的身披盔甲,有点手握刀枪,还有的身着戏曲服饰……泥塑兔爷既可以成为家中供奉的摆件,也可以成为孩子们手中的玩具。

在济南,从兔爷文化中发展而来的泥塑“兔子王”历史悠久,极具地方特色,深受大众喜爱。与北京兔爷不同的是,济南兔子王内设机关,兔子的手臂和刀枪能够摆动,更具灵活性。兔年春节,将一份泉城兔子王带回家,为新年增添一份吉祥祝福。

来源: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责编:张新悦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