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加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举措,山东2月启动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文化体验廊道包括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沿胶济铁路5个部分,以坚持文旅融合为基本要求,着力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标杆。过去两年,文旅融合助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山东突出文化体验,融合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打造可看、可玩、可参与的文化旅游线路产品,赋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风门道关遗址成为山东近郊游的新宠
▲ 孩子们参观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果展
【资料图】
1
注重体验,“快进慢游”显成效
初春时节,青州市庙子镇圣峪口村再次忙碌起来,墙壁被粉刷一新,石板路被冲洗干净。村民们说,天气暖和了,来村里旅游的人就多了,得提早准备。
凭借依山傍水的良好生态,圣峪口村近年来大力发展生态游。村里成立合作社,吸引社会资金7000多万元,每年增收超30万元。以往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陆续回到村里,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像圣峪口村这样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山东还有很多。自然生态良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是村庄发展旅游的重要前提条件,完善便捷的交通设施也不可或缺。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山东秉持“快进慢游”的原则,系统谋划黄河、大运河、齐长城沿线的旅游风景道路布局。依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骨干交通网实现“快进”基础上,重点打造串珠成线、连线成面的“慢游”道路。
2022年,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组成调研组,就国家文化公园的旅游交通网进行专题调研,摸排景区资源之间的道路衔接问题。按照便于自驾、经济适用的原则,山东正在规划“长城寻迹”“鲁风运河”“黄河入海”等主题风景道路。同时,对部分乡村旅游重点村进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改造,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合理布局了一批自驾营地、文化客栈、精品民宿,为“慢游”提供有力支撑。
2
项目带动,培育“雁阵型”产业集群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带动是重要引擎。近年来,山东坚持“谋项目就是谋发展”的理念,在黄河、大运河、齐长城等沿线规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带动当地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
作为山东率先实施考古调查勘探前置改革的地方,济南市开展文物拯救保护行动,连续3年投入4500万元,对黄河沿线历史遗址进行抢救性保护。以遗产保护为基础,济南市明水古城等20个项目正有序推进,华侨城欢乐荟等十几个项目已经投入运营,成为展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果的生动景观。
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戴龙成介绍,济南市已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纳入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督办监督内容,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体系。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同步推进沿黄河、沿齐长城文化体验廊道和沿胶济铁路文化体验线建设。
目前,潍坊市涉及国家文化公园的88个重点项目正加速推进,计划总投资超460亿元。济宁市大运河微山湖博物馆等6个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项目储备库。聊城市统筹资金2900万元,对大运河沿线多个重点文物保护项目、非遗传承活动进行扶持。
山东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孙来斌表示,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山东省将文化旅游类项目作为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进行支持。通过培育文化旅游领域“雁阵型”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山东集中资源要素,用重点项目支撑推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3
智慧管理,数字赋能助传播
淄博市是齐国故都、齐文化的发祥地,境内的齐长城凝聚着淄博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着眼于“保护优先”和“以用促保”相结合,淄博市投入2000多万元文物保护资金,支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淄博段)遗产保护工作。其间,当地在山东率先建成齐长城智慧管理系统,为158名齐长城巡护员提供数字化服务,至今已记录巡护时长约1.5万小时。
淄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雷霞说,以智慧文旅建设为契机,淄博市将把齐长城智慧管理系统扩容为智慧管理平台,结合文旅融合发展布局,打造一批特色突出、设施完备的精品旅游线路。
据了解,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已经提报2023年建设“山东省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的项目需求,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文化公园数据采集标准、专题资源展示平台、重要点位监测管理平台等,旨在为游客提供互动式、场景式、沉浸式数字化展示服务。目前,山东省大数据局已经对项目进行了初步论证。
山东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赋能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未来山东将加强黄河、大运河、齐长城等沿线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扩大5G网络覆盖。用好“好客山东·云游齐鲁”智慧文旅平台,建设文化体验廊道云平台。加强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化功能建设,丰富数字文化体验,支持组建沿线景区、商家联盟,实现“一次打卡、扫码消费”。
(苏锐 摄)
2023年2月24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美了山东、富了百姓》
↓ ↓ ↓ ↓ ↓ ↓ ↓ ↓ ↓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