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上午,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公布了本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获奖的5部作品分别是:杨志军的《雪山大地》,乔叶的《宝水》,刘亮程的《本巴》,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和东西的《回响》。
多年来,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始终受到作家、评论家和读者的热切关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本届获奖作品题材涉猎广泛,不仅展现了辽阔的时代变迁和社会生活,也呈现了文学的纯粹和本真。
山东作家杨志军《雪山大地》得票最高
【资料图】
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加上今年的这5部作品,自茅盾文学奖设立以来,已经有53部长篇小说获得过该奖项。
本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名单按照作品的得票数多少为序,也就是说,山东作家杨志军的《雪山大地》获得了最高得票数。
《雪山大地》写的是“父辈的故事”,生于斯长于斯,作家杨志军深情回望父亲母亲与几代草原建设者的艰辛探索足迹,书写着高海拔地区的时代巨变与草原牧人的精神心路。小说既有强烈的面对草原问题的忧患意识,更有难掩的激情和乐观。
得知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消息时,杨志军正在青海采风。他在接受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采访时坦言,《雪山大地》能够获得本届茅盾文学奖,是令人非常激动的一件事。“茅盾文学奖代表着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最高创作水准,获奖是对一个作家创作,而且是几十年连续不断创作的一种总结、一种认可,这是非常令人激动的事情。”此外,杨志军表示,这对作家来说也是一种总结,总结自己几十年写作过程中的一些历程、心血、思考,还有得失等。总结意味着重新开始,从零开始,以后也许能写出更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杨志军早已在业内和广大读者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是经历比较丰富的一名作家,他曾务农、从军、读大学、做记者,后来成为专业作家。他的代表作《藏獒》三部曲发行百万册,在全国引发巨大的争议浪潮,关于獒性与狼性的争论持续不绝,影响很大。此次《雪山大地》能够获得茅盾文学奖并拔得头筹,可谓众望所归。杨志军获得茅盾文学奖再次彰显了“文学鲁军”旺盛的创作生命力。此前,山东作家莫言、张炜、刘玉民曾经获得过该奖项。
本届其他获奖作家乔叶、刘亮程、孙甘露、东西则分别来自北京、新疆、上海和广西。从出版方来看,作家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译林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各占一席。
此前呼声较高的葛亮的《燕食记》、鲁敏的《金色河流》遗憾错过本届茅盾文学奖。
关注民生、书写时代是“茅奖”的重要题材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还有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女作家乔叶凭借《宝水》获奖。4年前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公布时,就有不少业内人士感慨,获奖者全是男作家,分别是陈彦、梁晓声、徐则臣、李洱、徐怀中;而再往前的第八、九届茅盾文学奖,也均是男作家问鼎该奖项。在本届获奖名单公布之前,追溯该奖项40余年的历史,共有48名作家获得该奖项(《都市风流》为孙力、余小惠合写),其中有8名女作家。
至此,已经有53名作家获得过茅盾文学奖,其中,9名女作家10次获奖,分别是张洁(两次)、王安忆、宗璞、迟子建、余小惠、霍达、王旭烽、凌力、乔叶。乔叶是荣获该奖的第九名女作家,也是第一个摘得该奖项的“70后”女作家。乔叶的《宝水》被认为是“70后”长篇小说的突围力作,是乡土中国现代化的文学书写。
《宝水》聚焦的是正在由传统型乡村转变为以文旅为特色的新型乡村,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宝水村。人到中年的地青萍被严重的失眠症所困,提前退休后从象城来到宝水村帮朋友经营民宿。她见证着新时代背景下乡村丰富而深刻的嬗变,自身的沉疴也被逐渐治愈,终于在宝水村落地生根。获奖后乔叶对媒体表示,《宝水》写的是河南的乡村故事,最基本的体验和感受都来源于河南;而小说的精神气场则是在北京。在这个大时代中,“我很幸运地取到了属于自己的《宝水》,充满了感恩。”
从题材上来看,《宝水》《雪山大地》均是现实主义题材,这些作品聚焦现实、关注民生,书写时代变化。现实主义题材在以往的“茅奖”作品中也非常常见,读者非常熟悉的有着眼于工业题材的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写出了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周大新的《湖光山色》展现了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社会呈现出的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梁晓声的《人世间》则展示了近5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作家东西的《回响》也是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不同于《宝水》《雪山大地》的是,除了描摹广阔的社会生活之外,《回响》也关注更为幽微的人性。一桩凶杀案让女警察冉咚咚穷思竭虑,追查真相的她同时陷入了婚姻的迷局。小说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在案件与情感的复杂缠绕中,揭开一个个人物的身份、人格、心理,直抵人性最真实幽深处。
整体来看,多数作品关注着我国当代社会经历的巨大变革,通过人物的命运沉浮、家庭的悲欢离合书写了时代风云和社会世态。同时,这些作品在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上,对历史进行超越性反思,探求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底蕴和改革的时代气息。
获奖作品呈现丰富而多元的审美态势
“从根本上说,百年来,这个风云际会的大时代,涌现了多少人、多少思潮、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从这样一个角度切入写作,从这样伟大的历史事件切入写作,从这些风华绝代的人物切入写作,是作者的幸运。”2022年,《千里江山图》出版时,孙甘露写下这样的创作谈。
《千里江山图》可以说是一部历史小说,亦有谍战的成分。在历届“茅奖”获奖名单中,也常见历史小说的身影。这部小说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打捞出隐秘而伟大的历史事件,用文学的方式去想象和呈现它的过程。一群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在漆黑的夜里开始一段深不可测的航程,孙甘露像拿着一张地图,或像拎着一盏夜灯,带领读者走进现场。
孙甘露说,《千里江山图》的故事发生在90年前——1933年的上海。那一年,茅盾先生在上海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子夜》。生活在上海的孙甘露,感慨这座伟大的城市给了他创作的素材和底气。
在这获奖的5部作品中,《本巴》或许是最不同于这些常规题材的一部小说,刘亮程自称“写一部天真的小说”。《本巴》以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为背景展开,追寻逝去的人类童年,用充满梦幻哲思的文字,向世界讲述了古老而新奇的中国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几个孩子,过家家,捉迷藏,做梦……孩子们把残酷的战争生活做成好玩的游戏。在游戏的进程中,他们奔往二十五岁的聚会,从四面八方的时间里,一一归来。本巴世界,就是现实世界无限伸长的影子,是我们寄存在高远处的另一种生活。
得知《本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消息后,刘亮程对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表示,不仅感谢茅盾文学奖的每一名评委,还“感谢新疆这片热土,感谢启发我写作《本巴》的英雄史诗《江格尔》”。刘亮程还透露,上海一家剧团正在排练《本巴》话剧,今年下半年,观众就可以看到话剧版《本巴》。这部茅奖新晋获奖作品将以更多的方式跟读者和观众见面。
“我的文字积蓄了足够的智慧和力量。我在不知觉中面对着自己的那场噩梦,难言地写出内心最隐深的意识。与江格尔史诗的相遇是一个重要契机,史诗给了我巨大的梦空间。它是辽阔大地。我需要穿过江格尔浩瀚茂密的诗句,在史诗时间之外,创生出一部小说足够的时间。”在《本巴》创作谈中,刘亮程写道。
文学的审美标准本来就是多元而丰富的。无论是在作品的思想深度、人性挖掘,还是艺术构思、形式探索等方面,茅盾文学奖基本反映了当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水平。未来,我们有理由继续对茅盾文学奖充满期待。
(来源:济南时报)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